交警執法將通過網絡實時現場直播。京華時報記者9日從公安部交管局獲悉,從即日起,公安部將組織北京、天津、南京等地交管部門,通過官方微博等渠道直播交警一線執法現場,為期一個月,其前提是,直播不得影響正常執法。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國交警直播月”是第一次嘗試,以后還將把此項工作長期化、常態化。
交警直播執法是一件新鮮事。在“全民直播時代”,政府部門、執法機關觸網直播執法活動,是遲早的事、必然的事。而且,此前鄭州市中原區城管、山東省濰坊市交警支隊等都曾嘗試網絡直播執法,不少網友為之點贊。事實上,直播執法不僅有助於提高執法效率,而且能最大程度確保執法過程的公平公正、執法信息的公開透明。
現實中,一線交警的工作非常繁重、職業壓力巨大,他們既要維護社會的道路交通秩序,也要查處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在具體的執法過程中,交警常常與各色人等打交道,難免會因立場不同和利益糾紛而產生矛盾沖突。近年來,有關交警執法的負面新聞頻頻曝光,往往引起輿論的口誅筆伐。這其中,固然有一部分交警缺乏職業素養、執法不夠文明規范,但這同時也跟信息不透明、不對稱有關系。在一些交警的執法過程中,經常發生執法記錄儀壞掉、視頻文件丟失等情況,如此一來,即使執法足夠公正,也很難獲得民眾信任。而過去的經驗表明,某些網曝的文字、照片、視頻中的確存在一些人故意“PS”現場的情況,扭曲事實真相不說,也讓執法行為屢屢陷入被動。
在引入網絡直播后,執法便可以實現雙向監督。交警將執法全程展示給公眾,既能避免視頻造假行為,也能將執法置於直播監督之下,從而倒逼交警文明規范執法。
同時,對於執法對象而言,交警直播執法也是另一種監督——萬千網友可以看清當事人的違法行為,從而公正地評判事件的是非對錯。
可見,公安部引入交警直播執法模式,將交警和市民都置於直播鏡頭監督下,對雙方來說,都是一件好事。而且,交警直播執法的成本很低,完全可以實現長期化、常態化,並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當然,在推廣交警直播執法的同時,也要嚴明相關紀律和程序,對無視紀律和程序的執法者,應該祭出嚴格的問責處罰措施,以此倒逼直播執法,使其真正落到實處。(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