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瞬態電池自毀速度大幅提升

2016年08月10日13:23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新型瞬態電池自毀速度大幅提升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實用瞬態電池,其自毀速度在原有基礎上大幅提升,這一突破使研發自毀型電子器件成為可能。

據IEEE《光譜》8日報道,近來,科學家研制的瞬態電子設備種類繁多、用途廣泛,接觸到光、熱或液體時會觸發自毀功能。但如果電源不是瞬態的,那就不能稱為真正的瞬態設備。

愛荷華州立大學材料科學家雷扎·蒙塔扎米介紹說,此前的瞬態電池在供電能力、穩定性和存儲時間等方面非常有限,自毀速度也很慢。現在,他和同事研制的這款新型自毀型電池,可給桌面計算器供電15分鐘左右,遇水后30分鐘內就會溶解消失。

蒙塔扎米之前研究的概念驗証項目,將電子元器件印制在單層可降解高分子復合材料上。此次研制的瞬態電池則由8層電路板構成,陽極、陰極和電解質都被包在兩層聚乙烯醇材料中間。

該瞬態電池約1毫米厚、5毫米長、6毫米寬,可輸出2.5V電壓,是其他瞬態電池的2倍多﹔其自毀速度也比此前的自毀型電池快1000倍。當電池浸沒在水中時,高分子材料先是膨脹,然后電極裂開分離,最后整個電池被溶解。這種電池並不是完全消失,電池材料中的納米顆粒並不會降解,不過當電極裂開分離時,這些納米顆粒會隨之散開。蒙塔扎米將這種技術稱為“物理化學混合式瞬態”。

蒙塔扎米團隊表示,如使用更大尺寸的電池就能夠提供更多電量,但自毀時間也會延長。為此,他們建議,需要高電量時可採用多個小電池組合。

不過,蒙塔扎米也表示,新研制的瞬態電池依然面臨著電壓低、結構復雜、制造瞬態電壓比較難、一次成功率不高等難題。“瞬態電池對材料提出了很大挑戰,現在世界上做類似研究的團隊並不多。”

自毀型電子器件用途很多。在軍事上,一旦落入敵手,可通過自毀來保護己方機密﹔在醫學上,自毀型植入醫療設備不需要通過手術取出﹔還可以做成自動分解的環境傳感器等。(姜靖)

(責編:實習生18、張希)

推薦閱讀

韓春雨實驗結果遭質疑 科學界表示仍需等待 3個月前,因發現了一種革命性的基因編輯方法並在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而“一鳴驚人”的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因為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一家實驗室對外宣布能夠完全成功重復韓春雨的實驗。【詳細】

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首次曝光 參加國際訓練意大利撒丁島組織的航天員洞穴訓練任務,來自不同國家的航天員組成乘組,在與外界隔離的復雜洞穴中進行探險、勘查和測繪等活動,並完成採集洞穴樣本、尋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學試驗,旨在通過在極端環境中工作和生活,評估和鍛煉航天員的行為績效技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