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玉兔”月球車停止工作

2016年08月04日09:32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嫦娥三號“玉兔”月球車停止工作

  人民網北京8月4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嫦娥三號著陸器於7月28日按時進入第33月夜休眠期,再次刷新國際上探測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紀錄。而巡視器——“玉兔號”月球車目前已經停止工作。這對於設計壽命隻有三個月的玉兔號來說,屬於超期服役,“光榮退休”。

  據了解,在此前的33個月晝工作期間,嫦娥三號開展了“測月、巡天、觀地”科學探測,並取得了大量科學數據。同時,研究人員在月球淺表層地質結構、月基天文觀測以及地球等離子體觀測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科學研究成果。據不完全統計,發表在SCI、EI類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的相關文章有100余篇,其重要成果相繼發表在《science》、《nature》和《美國科學院院刊》等國際頂級學術刊物上,有的還成為封面文章,帶動了國際月球與行星科學研究和應用發展。

  獲得首幅月球剖面圖

  嫦娥三號開展了著陸區月壤內部與月殼淺層結構探測。首次研制的超寬頻帶測月雷達,採用“邊走邊探”的方式,獲得了著陸區月殼淺層330米深度內的剖面結構特性及地質演化圖,這也是國際首幅月球地質剖面圖。利用月球車上全部四台科學儀器的探測數據的研究,國際上首次揭示了月球雨海區的火山演化歷史。利用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和紅外成像光譜儀探測數據,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月球玄武岩。

  首次在月球上巡視太空

  經研制而成的首台月基光學望遠鏡,利用月球的高真空、無大氣影響和月球自轉緩慢因而連續觀測周期長的特點,在月面上對多個天區實現3900多小時近紫外天文觀測,已獲得18.7萬幅圖像數據,同時,還得到了一批重要密近雙星完整的紫外光變曲線,並發現仙王座GK星是雙星快速物質交流演化中的天體,這對檢驗雙星理論模型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它還獲取了月球外逸層水含量的最新結果,結果顯示水的含量比哈勃望遠鏡的探測結果低2個數量級,與理論預期值最為接近,這修正了國外得出的月球上有大量水分子存在的結論。

  首次在月球上看地球

  國際上首次研制了極紫外相機,在月面上對地球周圍15個地球半徑的大視場等離子體層進行極紫外觀測,並獲取了1300多幅地球等離子體層圖像數據。而且,國際上首次發現了地球等離子體層邊界在磁層亞暴的影響下發生凸起,一是揭示了太陽活動對地球空間環境的影響﹔二是確認了地球等離子體層的尺度與地磁活動強度呈反相關關系,進而提出了等離子體層的空間結構受到地球磁場和電場約束及控制的最新觀點。

  自2013年12月成功落月並開展巡視勘察以來,嫦娥三號探測器搭載的8台科學載荷陸續開展了“測月、巡天、觀地”的科學探測和其它探測任務,獲得各類數據共計7TB。地面應用系統及時向包括港、澳在內的全國上千家高校和科研單位發布了這些科學探測數據及最新的探測圖片和相關視頻,極大地推動了國內外認識月球、研究月球和利用月球的探索熱情,並取得了大量創新成果。

(責編:余悅(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韓春雨實驗結果遭質疑 科學界表示仍需等待 3個月前,因發現了一種革命性的基因編輯方法並在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而“一鳴驚人”的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因為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一家實驗室對外宣布能夠完全成功重復韓春雨的實驗。【詳細】

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首次曝光 參加國際訓練意大利撒丁島組織的航天員洞穴訓練任務,來自不同國家的航天員組成乘組,在與外界隔離的復雜洞穴中進行探險、勘查和測繪等活動,並完成採集洞穴樣本、尋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學試驗,旨在通過在極端環境中工作和生活,評估和鍛煉航天員的行為績效技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