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器人要來“瓜分”天下啦!

2016年07月29日08:45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隨著智能化技術的迅猛發展,機器人也變得越來越“人性化”。原來的機器人隻能進行機械行動,而現在它們“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要顏值有顏值、要智商有智商、玩得了高科技、打得了親情牌……智能機器人“瓜分”天下的時代,離我們不遠了。

眾人與佳佳合照。(圖片來源:人民網)

女神機器人“逗你玩”

說得了段子,賣得了萌,擁有超高智商……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布的國內首台“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佳佳,憑借能與真人媲美的“高顏值”登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

女神機器人不僅膚白貌美,還能閱讀電器說明書、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烹制早餐、清潔掃地等,甚至還成功擔任了首屆“機器人春晚”的唯一主持人。

作為我國自主研制的機器人,佳佳初步具備人機對話及理解句意、面部微表情、口型及軀體動作整體匹配的功能。即使要在復雜的大范圍動態環境中活動,隻要借助自主定位導航和雲服務,她就能行動自如。

“表情識別和表情推理是最大的技術難關,”中科大教授陳小平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人的表情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在說話時可能有很多表情,很多種心緒,正常人可以通過常識捕捉到其中的不同,但這對機器人而言,則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運算。不過,佳佳的誕生還是有效地使交互機器人更加生動和親切,在你無聊的時候,還能“逗你玩”。

機器人也過“老師癮”

對老師們來說,機器人參與閱卷絕對是天大的福利。傳統閱卷,尤其是中高考閱卷,既耗時又耗力,為了減小人工誤差,還會出現三評卷、四評卷等人力成本極高的場景。但是,若基於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對卷面進行分析,這些問題將不復存在。

由成都准星雲學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測評機器人“准星智能測評及學習平台”就過了一把“老師癮”,它不僅可以實現數學領域學生答題筆記的採集,還能完成人工智能自動閱卷、學習診斷分析等。

無獨有偶,同樣處於人工智能研究前沿領域的科大訊飛也研發了“閱卷機器人”——智學網。它不僅實現了語音與文字的識別、合成與分類,同時也具備智能批改、全科閱卷、資源庫自動建設、全科成績報告等產品功能,可謂是真正具備了“人工智能”。

機器人保姆。(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機器人也是“小棉襖”

隨著老齡化趨勢走高,我國老年人的比例不斷上升,這為智能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機器人“保姆”應運而生。

在最新舉辦的中國湖南國際老年產業博覽會上,多款智能養老機器人賺取了大家的眼球。它們可實現老人看護、健康監測、智能家居、親子教育、遠程監控、防盜報警、可視電話、醫療保健、商品信息、家政服務、娛樂健身、智能聲控及OTO商品服務等功能。

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最先將智能機器人投入到養老看護的實際應用中。這些名叫“阿鐵”的新成員在老人中很受歡迎,成為了老人們的“貼心小棉襖”。它們由杭州的一家科技公司研發,身高0.8米,重15公斤,充滿電后可待機72小時。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或機器人外殼的觸屏指揮機器人為老人提供服務。

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副主任趙胡明在接受浙江日報的記者採訪時說:“‘阿鐵’的出現,有利於減輕管理壓力和人力成本,能促使護理服務走向精細化。”(顧玲玉)

(責編:余悅(實習生)、肖玲)

推薦閱讀

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首次曝光 參加國際訓練意大利撒丁島組織的航天員洞穴訓練任務,來自不同國家的航天員組成乘組,在與外界隔離的復雜洞穴中進行探險、勘查和測繪等活動,並完成採集洞穴樣本、尋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學試驗,旨在通過在極端環境中工作和生活,評估和鍛煉航天員的行為績效技能。【詳細】

中國古代科技貢獻有哪些? 遠不止“四大發明” 一直以來,“四大發明”就是中華科技文明一種標志。但其實我國古代重要發明創造遠不止於此。為了讓國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國古代的科技貢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研究組經過三年系統梳理,總結出了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項,並正式對外發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