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探險家乘坐氦氣球11天環游地球

2016年07月28日14:16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俄羅斯探險家乘坐氦氣球11天環游地球

一名65歲的俄羅斯探險家在獨自乘坐氦氣球環游地球11天后安全返回澳大利亞內陸,此舉有望打破世界紀錄。

據騰訊網報道,7月12日,這位探險家正式從諾瑟姆出發,開始了他的旅程。他花了大約11天零6個小時來完成整個飛行。六架直升機跟隨著這個1.8噸的氦氣球,在諾瑟姆內陸幫助他著陸。他的整個旅程超過34000千米,途中還歷經了南極圈的一場暴風雨,當時艙外氣溫跌至零下50攝氏度。內艙的暖氣在幾天內就停止供應了,探險家不得不利用氣球的熱風燃燒器解飲水之需。

據介紹,氦氣球航行速度達到每小時240千米,並且,為了在燃料不足之前能夠繼續上升,氣球得在釋放氦氣之前爬升到10614米的高度。這位65歲的探險家的目標是每天能睡4個小時,每隔30至40分鐘醒來一次檢查設備的運行情況。整整十一天,他都住在2×2×1.8米的紙箱裡。據稱,氣球著陸可能是整個旅程中最困難最危險的部分。

(責編:余悅(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首次曝光 參加國際訓練意大利撒丁島組織的航天員洞穴訓練任務,來自不同國家的航天員組成乘組,在與外界隔離的復雜洞穴中進行探險、勘查和測繪等活動,並完成採集洞穴樣本、尋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學試驗,旨在通過在極端環境中工作和生活,評估和鍛煉航天員的行為績效技能。【詳細】

中國古代科技貢獻有哪些? 遠不止“四大發明” 一直以來,“四大發明”就是中華科技文明一種標志。但其實我國古代重要發明創造遠不止於此。為了讓國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國古代的科技貢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研究組經過三年系統梳理,總結出了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項,並正式對外發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