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在京實現 讓交通更智能

2016年07月22日08:54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精細化管理讓北京交通更智能

  天剛蒙蒙亮,停車場內的一列列車准時從休眠中自動喚醒,在完成自檢后從車輛段徐徐駛出,開始按照時刻表運營,完成站間行駛、到站精准停車、自動開閉車門、自動發車離站、自動折返,而后自動清客、自動回庫、自動休眠……基於第四代通信技術開發的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LTE-M),已經在北京地鐵燕房線工程中得以實現。記者從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和市科委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之“城市精細化管理與應急保障”專項實施兩年來,近140個項目以應用為導向,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核心產品研制及推廣應用,為提升城市出行運輸效率、保障“城市生命線”系統安全、形成應急救援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撐。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張光連介紹,國內首條自主化全自動運行地鐵路線——燕房線,已被列為“十三五”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國家示范工程。預計今年國內將有10條以上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的CBTC(基於通信的列車控制)系統採用LTE-M技術。

  隨著北京道路交通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提高,能夠精准實現公交車輛到站距離和到站時間查詢的“北京實時公交”,已覆蓋611條公交線路和3.3萬個站點﹔預計今年下半年,“公租自行車動態信息服務和誘導系統”將實現全市范圍2000多個自行車網點6.7萬個鎖車器設備的動態信息服務﹔全市8000余公裡道路具備了完整的三維數字化檔案﹔多功能交通信號控制機的開發,實現了對交通數據的實時採集分析和自適應控制。

  張光連說,北京“城市生命線”實時監測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建設已基本實現對水電氣熱等示范企業的計劃、調度、存量等運行信息進行實時採集和整合,實現了對車輛走行部輪對、軸承、齒輪和轉向架等關鍵機械部件的有效監測、診斷、預警和報警,具備了百米高層建筑高效消防救援技術能力。“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科委將組織如車路協同、城市生命線實時智能監護、科技為老等引領、先進、適用技術的攻關、集成,推動城市服務和管理的創新發展。(記者劉曉軍)

(責編:余悅(實習生)、樂意)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科技貢獻有哪些? 遠不止“四大發明” 一直以來,“四大發明”就是中華科技文明一種標志。但其實我國古代重要發明創造遠不止於此。為了讓國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國古代的科技貢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研究組經過三年系統梳理,總結出了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項,並正式對外發布。【詳細】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落成 可能帶來系外脈沖星驚喜7月3日上午,隨著最后一塊反射面單元被順利安裝在索網上,我國在建的“觀天巨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工程正式完工。“我們希望通過FAST首次發現銀河系以外的脈沖星。”國家天文台副台長、FAST工程常務副總經理鄭曉年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