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人工智能應用於藝術領域 實現“看圖作曲”

2016年07月21日15:46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百度人工智能實現“看圖作曲”

  據科技網站Tech in Asia7月20日報道,百度新人工智能(AI)可以在分析畫作之后,作出與之風格相應的曲子。

  百度一直致力於將人工智能應用於方方面面,這次他們把目光投向了藝術領域。百度和Tech in Asia分享了兩首簡單的鋼琴曲,皆為其人工智能所作,一首在“觀賞”荷蘭畫家梵·高的《星夜》后所作,音韻柔和,耐人尋味﹔另一首則是根據徐悲鴻的《八駿圖》所作,節奏更快且緊張刺激。對多數人而言,這些曲子還是挺符合畫作意境的。

  百度方面表示,該人工智能通過分析圖像作曲。它能定義圖中意象,比如分辨圖中是人還是貓,還能揣摩其中感情元素,如紅色代表熱情、黃色代表溫暖等。它有大量樂譜,依據曲子感情變化,這些樂譜被分成一個個單元。分析完圖像后,它就開始根據這些樂譜作曲。

  該人工智能還作出了其他曲子,其中有兩首是根據羅伯特·勞森伯格的《四分之一英裡畫作》而作,有興趣的人可以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8月21日的展覽聽到。(實習編譯:許雄斌 審稿:李宗澤)

(責編:余悅(實習生)、樂意)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科技貢獻有哪些? 遠不止“四大發明” 一直以來,“四大發明”就是中華科技文明一種標志。但其實我國古代重要發明創造遠不止於此。為了讓國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國古代的科技貢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研究組經過三年系統梳理,總結出了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項,並正式對外發布。【詳細】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落成 可能帶來系外脈沖星驚喜7月3日上午,隨著最后一塊反射面單元被順利安裝在索網上,我國在建的“觀天巨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工程正式完工。“我們希望通過FAST首次發現銀河系以外的脈沖星。”國家天文台副台長、FAST工程常務副總經理鄭曉年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