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7月20日消息,俄羅斯將建立智能手機查詢食品質量系統。要了解食品更詳細信息,隻需掃描二維碼便可得知。
俄羅斯農業食品政策及自然環境合理利用委員會副主席伊琳娜·格赫特(音譯)在採訪中表示,在提高食品質量的總計劃框架下,將建立一個檢測食品質量的互動系統。人們隻需用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便可得知食品的成分及其生產過程。“任何俄羅斯公民都可以進入該系統查看產品信息,如產品生產地、生產商以及產品所含的添加劑等。我們也會考慮將產品生產各個階段的詳細信息加入該系統。例如,在查詢牛奶的相關信息時,可以知道它是在哪個農場生產的,甚至可以看到動物飼料的相關情況。”
她還稱,目前尚不清楚由哪個政府機構負責食品質量檢測。未來完全有可能設立相應的全權負責機構,並出台相應法規。(實習編譯:?曉茜 審稿:朱佩)
中國古代科技貢獻有哪些? 遠不止“四大發明” 一直以來,“四大發明”就是中華科技文明一種標志。但其實我國古代重要發明創造遠不止於此。為了讓國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國古代的科技貢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研究組經過三年系統梳理,總結出了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項,並正式對外發布。【詳細】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落成 可能帶來系外脈沖星驚喜7月3日上午,隨著最后一塊反射面單元被順利安裝在索網上,我國在建的“觀天巨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工程正式完工。“我們希望通過FAST首次發現銀河系以外的脈沖星。”國家天文台副台長、FAST工程常務副總經理鄭曉年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