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報告: 機器人時代來襲將致60%行業受波折

2016年07月19日10:44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麥肯錫報告:機器人時代來襲將致60%行業受波折

  據英國媒體《每日郵報》7月18日報道,麥肯錫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稱,隨著自動化的進程,機器人作為勞動力大放異彩,其在食品服務業和制造業的工作所作貢獻不免位居前列。這一結果是在分析了美國成千上萬的工種后確定出來的。

  麥肯錫的報告稱,研究人員為800多種職業分析了超過2000個工作活動,主要確定某一活動花費的時間以及它們自動化的可行性。在食品准備業,如焊接等裝配線活動的自動化程度已經很高。

  對於那些涉及執行“可預測身體活動”的工作,研究人員表示它們自動化的可行性大約是78%。而和“不可預測身體活動”的工作相比,如建筑業、林業等,數據則高得多。這是由於制造、食品服務和住宿等行業的可預見性,因而單從技術方面考慮,它們更易於自動化。

  報告稱,如果計算機能夠理解人與人之間日常交流中的概念,那將是最大的技術突破之一。目前所有職業中,教育和醫療保健的自動化程度最低,因為它們需要和人們直接接觸和復雜的互動。

  雖然這些發現令人擔憂,但研究人員解釋,機器人的使用成為主流並不意味著人類的失業。報告說:“即使機器人扮演了一些人類在職業中的角色,但這並沒有宣判工作的終結。反過來說,在部分自動化的職業裡人類雇員的比例還會時時增長,這是因為剩余活動的總體需求還在不斷增長。”(實習編譯 秦世姣 審稿 李宗澤)

(責編:余悅(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科技貢獻有哪些? 遠不止“四大發明” 一直以來,“四大發明”就是中華科技文明一種標志。但其實我國古代重要發明創造遠不止於此。為了讓國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國古代的科技貢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研究組經過三年系統梳理,總結出了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88項,並正式對外發布。【詳細】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落成 可能帶來系外脈沖星驚喜7月3日上午,隨著最后一塊反射面單元被順利安裝在索網上,我國在建的“觀天巨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工程正式完工。“我們希望通過FAST首次發現銀河系以外的脈沖星。”國家天文台副台長、FAST工程常務副總經理鄭曉年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