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無人機空中盤旋﹔水上,沖鋒舟劈波斬浪。雖距湖北省軍區防汛指揮中心百裡之外,但鄂州梁子湖畔的抗洪行動盡在指揮員的掌握之中。湖北省軍區領導介紹說:“運用國防雲系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災情信息,為行動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7月3日上午,荊門境內的白沙灘大堤發生決口。荊門軍分區出動民兵應急分隊隊員趕赴現場,決定以投放沙袋和植樁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封堵。
由於溢洪渠堤壩狹窄,隻能先用推土機將沙袋從裝填點移送到堤壩上,再依靠人力搬運到決口處。“附近的街道上水深可以通船,可打通一條直通沙袋裝填點的水路。”關鍵時刻,防汛指揮中心通過手持終端傳來的數據和圖像,對搶險方案進行修正。
很快,一條水上通道被打通,4艘沖鋒舟輪番作業,水陸兩路齊發,終於趕在天黑前將決口成功封堵。
隨著國防雲系統的應用,指揮員足不出戶就能看到現場情況,遠程指揮調度、遠程技術指導,提高搶險針對性。
7月8日,武漢工商學院被洪水圍成“孤島”,3000余名師生被困。湖北某預備役師啟動無人機定點飛行系統,及時將信息傳至國防雲進行實時分析,僅僅幾分鐘時間,漫水區域的水深、地形等數據悉數呈現,一套解救方案隨即形成。救援官兵利用沖鋒舟一鼓作氣,將3000余名師生全部順利轉移到安全地帶。
現場指揮救援的該預備役師政治部主任周文深有感觸地說:“國防雲,就是搶險戰場上的‘最強大腦’。”(特約記者 何武濤 通訊員 李 林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