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日上午,位於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大窩?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最后一塊反射面單元成功吊裝,標志著FAST主體工程順利完工。(鄧剛/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據環球時報報道,位於貴州黔南州平塘縣大窩?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的最后一塊反射面單元3日成功吊裝。這標志著FAST的主體工程順利完工,也意味著未來我們將能傾聽來自宇宙更深處的聲音,觀測宇宙更隱蔽的奧秘。
走近射電望遠鏡
對於射電望遠鏡,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但大家千萬別覺得它難以理解,它不像普通的天文望遠鏡靠傳統光學波段進行觀測,而是靠射電輻射觀測太空。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射電望遠鏡通過接收來自宇宙的電波信號來獲取並分析各種信息。通常情況下,射電望遠鏡由定向天線或天線陣、饋電線、高靈敏度接收機和記錄儀等部分組成。其中,接收機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穩定性,它將微弱的天體電波高倍放大后進行檢波,再將高頻信號轉變為低頻形式記錄下來。
FAST的過人之處
FAST主體的落成為何引起海內外的熱烈關注?原因在於其三大高能絕技。一是看得遠。據浙江日報報道,作為目前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在理論上可以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二是很靈活。據人民日報報道,FAST的索網結構可以隨著天體的移動變化,帶動索網上的4450個反射單元,在射電電源方向形成300米口徑瞬時拋物面,極大提升觀測效率。三是高精度。據大河網報道,FAST射電望遠鏡500米的結構,處處都是毫米級的精度要求﹔用來編織索網的7000多根手臂般粗細的鋼纜,每一根的加工精度都被控制在一毫米以內﹔最終的500米口徑的天線精度是3個毫米,每一塊小面板的制造精度是1.5個毫米。
“高手”為何藏身大山深處
據光明日報報道,FAST經過13年預研究,選址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這當然不是拍腦袋決定的。首先它利用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然巨大窪地,突破了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其次窪地面積巨大,可以鋪設數千塊單元組成500米反射面,最后高度足夠,能採用輕型索拖拉機構和並聯機器人,實現接收機的高精度定位。(陳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