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天氣網預報,今年第1號台風 “尼伯特”( 超強台風)的中心7月7日早晨5時位於我國台灣花蓮東南方大約47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並已於今天5時50分以超強台風級在台灣台東太麻裡鄉沿海登陸。預計“尼伯特”將於今天下午移入台灣海峽,向福建沿海靠近,並於9日早晨到上午登陸福建沿海。中央氣象台7月8日6時繼續發布台風橙色預警。
【什麼是台風】
世界氣象組織將台風定義為: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32.7~41.4m/s)的熱帶氣旋。在北半球,東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上生成的風力達到12級的熱帶氣旋稱之為颶風(hurricane),而西太平洋海域則稱之為台風(typhoon)。
根據中國氣象局“關於實施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標准”GBT 19201-2006的通知,熱帶氣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風速劃分為超強台風(Super TY)、強台風(STY)、台風(TY)、強熱帶風暴(STS)、熱帶風暴(TS)、熱帶低壓(TD)六個等級。
【台風的危害】
台風過境往往帶來狂風暴雨天氣,強風暴雨對江、河堤壩沖擊力大,造成潰堤,並且台風引發的風暴潮會對沿海養殖業造成重大損失。天氣網分析指出,台風的危害主要有三個方面:大風、暴雨和風暴潮。
1、強風造成的災害。各類危舊住房、廠房、工棚、圍牆、臨時建筑、在建工程、市政公用設施、游樂設施、各類吊機、施工電梯、腳手架、電線杆、樹木、廣告牌、鐵塔、海上船隻、港口碼頭設施等可能因抗風能力不足而被吹倒(翻),陽台、屋頂上的花盆、空調室外機、雨篷、太陽能熱水器、屋頂雜物,建筑工地上的零星物品、工具、建筑材料等容易被風吹落,門窗玻璃、幕牆玻璃等易被強風吹碎或吹落,這些都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2、暴雨造成的災害。台風過境多伴有暴雨,甚至是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暴雨容易引發洪水,導致村庄、房屋、船隻、橋梁、游樂設施等受淹甚至被沖毀,造成生命財產損失。暴雨可能造成水利工程失事,造成嚴重險情,還可能引發人員傷亡。
3、風暴潮造成的災害。風暴潮容易沖毀海塘堤防,涵閘、碼頭、護岸等設施,可能造成海堤決口、海水倒灌,甚至可能直接沖走附近人員,造成人員傷亡。
【台風來臨前的防護措施】
1、 密切關注相關氣象台發布的預警信息。提前做好相應准備,減少外出,不要去台風可能經過的海域旅游、游泳或者出海。
2、 將樓頂的雜物搬進來,檢查門窗、室外空調、太陽能熱水器的安全,並對易吹動的物體及時進行加固。
3、 檢查家裡的電路、爐火、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准備一定的應急用品,包括飲用水、食物、手電筒、常用藥物等。
4、 住在低窪地或者山坡上的居民,如有必要應提前轉移到安全地區。必要時,學校停課,工廠停工,盡量疏散人群。
5、 台風來臨前,船舶應聽從指揮,立即到避風場所避風。
【台風來臨時的防護措施】
1、 不要外出。如在外面,不要在廣告牌、樹木、鐵塔、圍牆等附近避風避雨。如果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千萬不要接近,不要用手去觸摸,以免引發觸電事故。
2、 如果台風伴隨雷電,要採取防雷措施。
3、 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4、 正在航海的船舶,如遇到台風,應立即採取離開台風的措施,如停(滯航)、繞(繞航)、穿(迅速穿過)。在沒有無線電通訊設備的時候,當發現過往船舶或飛機,或與陸地較近時,可以利用物件及時發出易被察覺的求救信號,如堆“SOS”字樣,放煙火,發出光信號、聲信號,搖動色彩鮮艷的物品等。
5、台風過后需要注意環境衛生,注意食物、水的安全。(黃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