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為你解疑釋惑

真的有吸血鬼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16世紀疑似“吸血鬼”遺骸在波蘭博物館展出

2016年07月08日09:53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16世紀疑似“吸血鬼”遺骸在波蘭博物館展出 真的有吸血鬼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雖然多數人認為吸血鬼是虛構的,但考古學家發現,在一些歷史久遠的荒廢墓地中,有些尸體在埋葬了一段時間后,被打開胸腔,取出心臟,並斬下頭顱,考古學家分析這可能是人們為了消滅吸血鬼採取的措施。那麼,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吸血鬼?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們從科學的角度給出了答案。

  近日,波蘭一家博物館展出了一具16世紀的“吸血鬼”遺骸,遺骸口中含有石塊,腿部還插有一根木棍。專家稱從其下葬的狀態判斷,很可能被當時的人認為是“吸血鬼”,石塊是為防止其咬人,木棍則是為了阻止其從棺材中逃跑。

  吸血鬼是西方傳說中以飲用人類或其他生物的血液為生的魔怪。早期吸血鬼的傳說流傳於巴爾干半島與東歐斯拉夫一帶。在這些傳說中,吸血鬼指從墳墓中爬起來吸食人血的亡者尸體。但近100多年來隨著小說、電影的不斷改編,吸血鬼也逐漸演變為一類必須以吸血來保持生命力、在夜間活動、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奇幻生物。雖然多數人認為吸血鬼是虛構的,但考古學家發現,在一些歷史久遠的荒廢墓地中,有些尸體在埋葬了一段時間后,被打開胸腔,取出心臟,並斬下頭顱,考古學家分析這可能是人們為了消滅吸血鬼採取的措施。那麼,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吸血鬼?若吸血鬼只是傳說,為何不斷有人挖出死者?

  從生理角度看 說亡者變成吸血鬼只是愚昧

  2004年1月裡的一天深夜,在羅馬尼亞南部一偏遠村庄,6個人帶著手電筒、鏟子和私釀烈酒前往當地墓園,挖出76歲、剛去世的佩卓托瑪的尸體,並剖出其心臟燒掉。隨后這6個人以褻瀆墳墓罪被告上法庭,但他們辯解說,佩卓托瑪死而復活變成了吸血鬼,他們的舉動是出於自衛,開棺者還在法庭上表示,他看到死者嘴邊有血跡。

  不止這6個人,那些認為死者變成了吸血鬼的目擊者大都是說,這些死者尸體腫脹彷佛仍在不斷進食,尸體上的肉還完整,頭發和指甲仍在生長,嘴角殘留血液,開棺時尸體甚至可以發出聲音。所有這些都讓他們不得不相信這個人變成了吸食人血的不死魔怪。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專業人士指出,因為早期缺乏醫學知識,人們常會把死后尸體正常的分解變化演繹成吸血鬼。腫脹只是尸體分解引起氣體在體內累積造成的﹔嘴角邊的鮮血則是由於器官液化,壓力導致血水從口鼻流出﹔看似持續生長的毛發和指甲,是因為尸體的表皮干縮,指甲下的皮縮短,使得指甲看起來變長了。毛發顯得長了一些,其實只是毛囊表皮組織縮短的緣故﹔而開棺時聽到的呻吟或喉音,那只是因為尸體胸腔和腹腔的氣體從氣管被擠壓上來,發出的聲音。

  從數學角度看 如果有吸血鬼人類早已滅亡

  2006年,美國物理學教授埃弗提米奧運用數學的方法証明,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吸血鬼存在。民間傳說認為,吸血鬼以吸食人血為生,而被其吸食過的人也會變為吸血鬼並開始吸食其他人的血液。不過,從數學的角度來分析,這種類似“病毒傳播”的方式會讓吸血鬼的數量以幾何級數快速增長。

  據埃弗提米奧計算,在公元1600年1月1日,地球上的居民總數約為5.37億人。假設世界上第一個吸血鬼出現在這一天,並且每個月平均吸食一個人的血,那麼到1600年2月1日,世界上的吸血鬼數量將會增加到2名。隨著時間的推移,吸血鬼的數量會逐漸增加。這樣一來,隻需約兩年半的時間,地球上所有人都會變成吸血鬼。如果考慮到正常的死亡率,那麼人類消失的速度還會更快。即使人類繁衍的速度出奇的高,也不可能阻礙自身滅亡的發生。所以埃弗提米奧說:“如果世間真的有吸血鬼存在,那麼就算人類的數量每個月都翻一番,也不可能避免最終滅亡的命運。”

  從營養學角度看 吸血鬼很有可能營養不良

  按照營養學家的分析,埃弗提米奧設定的吸血鬼平均每個月吸食一個人的血,簡直太保守。

  美國普度大學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雲無心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人類血液中有大約45%是紅細胞,估計人體紅細胞的營養價值可能跟動物身上的其他組織差不多。血液中剩下的約55%是血漿。血漿中有大約8%的蛋白質,還包含礦物質、葡萄糖、脂肪酸等少量成分,其他92%則是水。”

  這樣看來血液中鐵和蛋白質含量較高,但是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因此熱量較低,有科學家研究過豬血的熱量值為每100克55千卡熱量。

  雲無心表示,就主要營養成分而言,1升血液才能滿足一個成人一天的蛋白質需求,而滿足一個成年人一天的熱量需求則需要3—4升血液。一個成年人體內的血液大概有5升,也就是說如果吸血鬼的營養需求跟人一樣,那麼一個吸血鬼差不多每天要吸一個成年人的血才能滿足熱量需求。但是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食物能夠提供人體需要的所有營養,隻喝血的話,肯定會缺乏某些營養成分。

  從物理學角度看 吸血鬼吸干一個人實在太費勁

  在科幻作品中,受害者被吸血鬼咬了以后,沒過幾秒鐘就會了無生息地癱倒在地板上,而科學家的研究結果似乎與這大相徑庭。

  英國萊斯特大學物理專業的學生開展了一項研究。他們假定外頸動脈直徑為0.5厘米,並計算出外頸動脈中的血流速度約為每秒鐘0.6米。然后在假設動脈上鑽了一個洞的情況下,計算出動脈內部血壓與外部氣壓之間的壓力差。最后通過計算得出,當血液密度處於室溫狀態時,血液從傷口中噴出的速度為每秒鐘5米。通過計算他們發現,吸血鬼在6.4分鐘內能吸食0.75升血液。但這隻佔人體血液總量的15%,不足以引起人類心率的變化。當血量減少時,血流的速度也會變慢,因此吸血鬼至少要42分鐘才能將人體內的血液全部吸干。

  從醫學角度看 吸血鬼可能是一種病症的誤傳

  有一種罕見的血液病——卟啉症,其患者有著和吸血鬼十分相似的形象。因此一些科學家認為卟啉症就是吸血鬼的原型病。

  卟啉症是人體在合成血紅素的生物過程中,某些酶異常導致合成過程受阻,從而使沒有轉化成血紅素的卟啉在體內大量累積,造成細胞損傷的疾病。卟啉症晚期患者的面部會出現變形,手足末端也會發生變形,這讓他們看起來十分嚇人。由於血紅蛋白合成障礙,卟啉症患者嚴重貧血,因此,他們普遍臉色蒼白。隨著牙齦的銷蝕,牙齒顯得很長。他們的門牙會出現血紅色,似乎上面沾著血。此外,卟啉症患者還怕見光,光線會引發慢性炎症和燒灼感。因此,他們隻在晚上出門。很多患者心理上也會出現問題。

  對於現代大多數卟啉症患者來說,輸血和注射血紅素能夠有效緩解症狀,這是目前的主流治療方法。但在古代缺乏輸血等醫學手段的條件下,卟啉症患者如何來使自己感到舒服些呢?也許就是通過吸食或飲用鮮血。一些科學家認為,嚴重的卟啉症可能會促使患者去吸食他人的血,以暫時緩解自己的痛苦。而卟啉症常見於北歐,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傳說吸血鬼來自歐洲的原因吧。(記者劉垠)

(責編:余悅(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