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新興縣教育局獲悉,全縣中小學校(含中職學校、幼兒園)從7月10日開始放暑期,9月1日正式開學上課。漫長的暑假來了,中小學生如何安全度過暑假,再次牽動各界人士的心。
處於學校和家長監管空隙的暑假是學生安全的薄弱環節,溺水事故更是炎炎夏日裡危害學生安全的一隻“黑手”。為預防溺水事故的發生,縣教育局提出“五不准”原則: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准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准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記者了解到,目前新興縣內所有學生家長已收到了來自學校的《致家長的一封信》,強調種種有關暑期安全的注意事項。早在期末考試之前,新興縣實驗中學已經通過廣播系統面向全校師生召開了暑期安全教育大會。同時,其他中小學校也通過多種形式、多方聯動、多次強調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暑期安全教育,如用校訊通發送提醒類短信等,做到學校、家長、學生齊參與,在社會、校內、家中進行聯動監督,真正為學生的暑期安全“保駕護航”。
此外,教育部門還列出了其他常見的暑期安全注意事項,如遵守交通規則、注意飲食安全、規范使用電器、防范金錢詐騙等,需要中小學生提高警惕,全方面保障自身安全。
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提醒,暑期漫漫,中小學生可以暫時放下課業的煩惱,但“安全”二字卻必須時刻牢記在心。無論何時,中小學生都應當增強自身的安全意識,珍愛生命,遠離危險,過一個平安而快樂的暑假。
以案示警
小學生獨自玩水不慎遇溺
炎炎夏日,水塘、泳池、水庫等有水的地方成為了小孩玩耍勝地。然而,由此產生的溺水事故成為了每年暑假的安全問題。據統計,自2013年以來,新興縣中小學生溺水事故共發生兩起,造成三人死亡,死者均為小學生,因獨自或結伴在外玩水而不慎溺亡,給家庭、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悲痛。
2015年7月,在新興縣某開發區一黃泥水坑處,一名漂浮在水面上的男子被人發現,報警后由消防官兵打撈上水,經120醫務人員現場搶救無效后被証實死亡。據了解,死者是縣內一小學生,放暑假后獨自一人到水塘邊玩水,不慎溺水。
為加強暑期安全教育,避免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縣教育局、縣安監局制定了《新興縣開展中小學校防溺水事故專項治理方案》等文件,積極部署全縣中小學校暑期安全宣傳教育工作,並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分析暑期安全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同時下發有關資料和文件,督促各中小學校開展相關工作,為中小學生的暑假生活編織了一道牢固的“安全網”。(記者馮凱思 實習生溫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