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科普中國
人民網>>科普中國>>正文

2016年國際奧林匹克日系列報道

科技助力奧運 盤點奧運賽場上神奇的科技

2016年06月23日08:2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手機看新聞

2008年北京奧運會比賽現場資料圖。(圖片來源:新華網)

當科技與競技體育相遇,后者增添了時代感,而前者則多了一分光榮與驕傲。如果說每一場體育賽事都是對力量與線條之美的集中展示,那科技的助力則使這份美得到更加精彩的呈現。值“國際奧林匹克日”到來之際,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在歷年奧運賽場上出現的高科技利器。

服飾類:爭議不斷的奧運泳衣

2004年悉尼奧運會上,伊恩·索普身穿連體“鯊魚皮”泳衣亮相,並憑借該泳衣一舉獲得三枚金牌。也正因三枚金牌的加持,“鯊魚皮”泳衣一時名聲大噪,而真正令它威名赫赫的是美國游泳名將菲爾普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菲爾普斯身穿“鯊魚皮”泳衣,創下八金戰績。

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這款泳衣由Speedo公司生產,可以讓更多的氧氣進入肌肉組織。同時用超聲波的振動頻率焊接不同的材質,能夠有效將水阻力降低10%,耗氧量減少5%,泳裝整體吃水量得以減少約69%。

雖然菲爾普斯本人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夸獎過該泳衣,但可能也因它能帶來巨大優勢,引起人們對它是否挑戰“公正、公平”的奧運原則的討論。為了讓比賽更加純粹與公平,2009年國際泳聯出台《迪拜憲章》,禁止了“鯊魚皮”泳衣的使用。

鞋子類:“舉足輕重”的黃金跑鞋

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埃塞俄比亞運動員阿貝貝·比基拉光著腳奪得了馬拉鬆冠軍,成為奧運歷史上最著名的“赤腳大仙”。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馬拉鬆再次被埃塞俄比亞選手納入囊中。而在這次的賽場上,光腳運動員早已不見蹤影,助力冠軍提基·格拉娜的是一雙“世界最輕”的馬拉鬆跑鞋Nike Flyknit Racer。據今晚報報道,賽后格拉娜開心的親吻了自己的跑鞋,並稱“這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我絲毫感覺不到疲憊。”

設施類:“毫秒必爭”的起跑器

1936年,賽跑選手人手一把鐵鏟,在起跑線上的煤渣中挖坑,以方便起跑時蹬地,“挖坑水平”成為短跑競賽的一個組成部分。1948年倫敦奧運會的田徑比賽第一次使用起跑器,旨在讓選手獲得平等的起跑條件。而據環球時報報道,2012年倫敦奧運會首次實現完全電子化。該起跑器通過測量起跑后踏板受力的方式計算出起跑時間,而不是通過測量運動。新起跑器能夠在不改變設備的情況下測量每一位選手的反應時間,如果發令槍響后,選手離開起跑器的時間少於l/10秒,便被視為搶跑。(陳瑤)

相關閱讀:

科技助力奧運 盤點奧運賽場上神奇的科技

奧林匹克日全民開跑 你真的會跑步嗎?

(責編:張希、肖玲)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