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科普中國
人民網>>科普中國>>正文

全球變暖太快 作物“換代”滯后

2016年06月22日08:17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全球變暖太快作物“換代”滯后

  研究稱,到2031年,非洲的大多數玉米種植區都將受到影響。

  漫畫:地球實驗

  當地時間2016年5月13日,柬埔寨甘丹省,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當地遭遇干旱天氣,一名漁夫坐在干涸的池塘裡抽煙。(資料圖片)

  當地時間2015年9月29日,墨西哥墨西哥城,墨西哥國家玉米日當天,有團體成員抗議轉基因玉米。(資料圖片)

  一項最新發布的研究結果警告,如果不能加速培育新的品種,未來十年內全球的農作物種植量將會下降。

  該研究稱,全球氣溫上升的速度超過了農作物品種培育的速度。因此,一些重要的糧食作物將難以適應這個越來越暖的世界。這對全球的糧食安全將形成嚴峻挑戰。

  這項研究的成果已經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上。

  新品種剛面世就“過時”

  研究深入探究了氣溫上升對作物生長期的影響。作物生長期指的是作物從種植到收獲所需的時間。研究發現,在更溫暖的環境中,作物生長期會縮短。這意味著作物積累生物量的時間大為縮短,農作物的產量也會受影響。

  在學術論文裡,研究者稱,從2018年開始,一些地區的作物生長期將出現縮短的現象。到2031年,非洲的大多數玉米種植區都將受到影響。在非洲,研究者發現,一個新的玉米品種從開發、培育到真正推廣種植,需要10年到30年的時間。等到這些新品種投入種植的時候,它們將面對一個比育種時期更溫暖的環境。

  “在不同的地區,作物產量的變化可能各有不同。但氣溫上升帶來的影響是確鑿的。”文章的第一作者、英國利茲大學教授安迪·查理諾說:“比起育種時的預期來,新的作物品種投入種植后的生長期肯定會更短。因為它們在育種期間處於較低的溫度下,種植時卻面對更高的溫度。從這個角度來看,新品種剛面世就‘過時’了。”

  對策:在溫暖環境中育種

  為什麼作物“換代”的速度跟不上氣候變暖的速度?科學家們說,這種滯后是由一系列因素共同導致的。比如,同一區域一季能種植的作物數量有限﹔政府要花時間對農作物試驗進行審核,新作物品種的種子進入市場銷售存在種種商業阻礙。總而言之,農民想要獲得新的作物種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查理諾教授認為,應對這一挑戰的方法是加快育種速度。另一方面,對未來的氣候條件作出明智的預判、提前採取措施也同樣重要。  

  “我們可以用氣候模型預測未來的氣溫。”查理諾教授對英國媒體說:“可以將升溫裝置放置在育種溫室裡。這樣一來,新的品種從一開始就能適應未來將要面對的溫暖環境。”他說,現在已經有人在做這方面的嘗試。“我們團隊的研究如今又提供了有力的証據,在溫暖的環境中育種刻不容緩。”

  同時,研究者們在津巴布韋、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實地考察高溫對作物生長期的影響。他們收集數據,試圖找出能夠適應溫暖氣候的農作物品種。

  轉基因可能“拔苗助長”

  有人提出疑問:轉基因技術能否加速培育新品種?

  “轉基因技術確實可以幫助人們更快地獲得新的作物品種。”查理諾教授說,“但是轉基因技術不能讓研究者避開育種的測試要求。實際上,採取了轉基因技術之后,測試的要求還會增加。

  因此,採用轉基因技術對加快新作物種子上市的過程不僅沒有幫助,還可能會起反作用。”

  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開發出更先進的育種技術,以及增加在此類課題上的科研投入。

  “增加對農學研究的資助,發展和傳播新的育種技術,這是人們應對氣候變化時所能做的最明智的投資。”熱帶農業國際中心的安迪·賈維斯博士說,“這方面的投資可以幫助全世界的農民在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難題時步步領先。全球糧食安全將從中受益。”

  學者們認為,這項研究對非洲以外的地區也有借鑒意義,特別是對位於熱帶的玉米種植地區。

  (思珈)

(責編:張希、肖玲)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