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科普中國
人民網>>科普中國>>正文

科技點亮智慧生活

陝西周至獼猴桃航天生物育種實驗首次上太空

對於豐富種質資源庫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05月27日16:34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5月27日電 今日,陝西周至獼猴桃航天育種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航天城舉行。據悉,隨著實踐十號飛船的順利返航,陝西周至獼猴桃搭載航天器開展太空育種之旅也隨之結束,10克約8000粒獼猴桃種子在經歷宇宙射線、高度真空、微重力、重粒子、交變磁場等特有環境條件后,產生空間誘變激勵后將重返周至。此舉不僅標志著被譽為水果之王的獼猴桃首次進入太空開展空間生物科學實驗,通過航天誘變育種這種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種,更標志者著全國優質的獼猴桃種植基地與全球最強的航天技術合作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被譽為“中國獼猴桃之鄉”的周至縣是全球最大的獼猴桃生產基地縣,蘊藏著豐富的野生獼猴桃種質資源,是全國最大的獼猴桃天然基因庫。新品種研發培育一直處於全國領先水平。獼猴桃種植面積41萬畝,年產優質獼猴桃達46萬噸,年產值超25億元。周至獼猴桃先后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証”、 “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航天事業支持商”等,並以36.23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中國獼猴桃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排行榜第一位。近年來,憑借成熟的產品市場銷售網絡和規范的合作社運行管理機制,周至縣大力加強獼猴桃品質建設、產品貯藏加工發展,成立中國獼猴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立起品種結構合理、標准化程度高、優質安全高效的獼猴桃產業集群,形成了鮮果、冷藏、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格局。

據中國獼猴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陝西佰瑞獼猴桃研究院院長雷玉山研究員介紹,這次選送的華優、翠香、瑞玉三個獼猴桃品種搭載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返回式衛星歷經12天的太空飛行,利用宇宙空間特殊的微重力、高真空、宇宙射線、重粒子、交變磁場等環境因素對植物種子進行誘變,產生變異,再返回地面培育新種質、新材料,選育新品種。與傳統育種相比,其最大優勢是變異機率高、育種周期短,可在相對較短時間內創造出大批優質的種質資源。對於豐富和多元化我國獼猴桃種質資源庫,提升獼猴桃產業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此次航天獼猴桃育種搭載成功,讓普通種子成為太空種子,只是獼猴桃新品種研發第一步。接下來,陝西佰瑞獼猴桃研究院實施獼猴桃栽培試驗、示范、科研、檢測,選育研發品質優、產量高、效益好的優良新品種,開發我國獼猴桃航天育種新技術,為中國獼猴桃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品種保障。

(責編:張希、肖玲)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