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汽車已經進入千家萬戶,它帶來的方便是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的。可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產生許多問題,汽車也同樣如此。
隨著汽車的普及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逐漸付出水面,這其中就包括經濟和環境。說經濟其實很好理解,就從個人來講最直接的經濟問題就是油錢,現在有那麼句話叫作"汽車買的起但是養不起",更有些人則把油錢當作做事盈虧的量尺,所以我們經常能夠聽到某些朋友在干一些事情的時候會說"還不夠油錢"。
環境問題就更好理解了,據說霧霾嚴重就有汽車的事,沒辦法,誰讓人家喝的是汽油排的是有害氣體呢~而且汽油可是不可再生資源,全給汽車喝了咱們可就沒的用咯~
那麼問題來了!有沒有一種能源又省錢又環保還又多的不行呢?您別說,還真有!不信您聽~
今天我們要說的事和新能源有關系,新能源講起來理念很新,應用方法也很新,到底是什麼東西呢?不久之前,美國有一個研究團隊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掌握了一種技術,可以直接在空氣當中的二氧化碳提取出甲醇,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可以直接把空氣當油使,其實這個技術在三四十年前就已經有了,這麼多年一直沒有消息主要是它的轉化效率比較低,美國的這個研究室已經通過了一種叫做釕的金屬來作為催化劑,成功的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為了甲醇,這個事引起了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大家都在想,未來是不是有一天行駛在路面上的汽車真的可以通過燒空氣來行駛,汽車就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氣車”。
但實際上這個事情想要做成了沒有那麼簡單,回頭看看,各種各樣有關新能源的科技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甚至上百年裡層出不窮,比如大家聽得最多的水變油的科技,雖然從理論上來講,這是可行的,因為水中含有氫,但是想要把水的分子鏈打開,把氫提取出來,沒有那麼容易,包括剛剛說的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化學的方法提純出甲醇也是這樣的道理,到現在為止提純的效率也不是很高,而且需要氫作為非常重要的介質才能夠將二氧化碳變為甲醇,這個事情在理論上在實驗室裡都是可行的,但為什麼在現實中就得思量一下呢,因為對於普通人或者工業化大生產的角度來講,大家要考慮成本,比如我投入一塊錢我當然希望賺一塊二甚至賺兩塊,但比如我投入了一塊錢,我隻賺了八毛甚至三毛,我想后者的事情是沒有人願意的。
我們再回到實驗,現在在實驗室已經成功的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為甲醇,但是裡面所需要的氫、電和各種各樣的化學介質,沒一樣都是成本,這些成本算下來,目前為止還不如燒油更加劃算,這就是這麼多年新能源汽車推廣但是走的不好的原因,說到底,還是花錢,還是一個成本的原因,那是不是新能源就不能往下推進了?其實並不是,我們縱觀人類科技,每一次能源的進步,每一次新技術的前進,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基礎應用研究的基礎上的,就是這事已經准備的差不多了,正在等待市場爆發,市場爆發自后用的人多,他的成本自然就下降,下降以后變成工業化生產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所這個新能源今天看起來不靠譜,但是也許未來真的有一天,等到地球上的石油或者煤都用的差不多了,我們不得不採用其他新能源的使用之后,路上開的汽車就真的變為可以直接吸入空氣作為動力的汽車了。
來源:玉龍小段微信公眾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