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郵報報道,意大利都靈高級神經調節學會外科醫生卡納韋羅(Sergio Canavero )近年提出全身移植手術,即把病人的頭移植至新身體上,使其“重獲新身”。而全球首例人類換身手術最快明年(2017年)開始,主角是30歲的俄羅斯計算機工程師斯皮裡多諾夫(Valery Spiridonov)。
手術將持續36小時,耗資約合人民幣1.3億,參與者至少有150人,將由兩個手術團隊將同時工作,包括醫生、護士、技術人員、心理學家和虛擬現實工程師。其中,Spiridonov的頭部將被冷卻,會經歷短暫的腦死亡。
其實關注此事的人應該對這位外科醫生的名字並不陌生,因為早在2013年的時候他就在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文章,闡述過他的理論。而在2016年伊始的時候,他更聲稱中國研究員成功將猴子"換頭"並存活20個小時,這也讓他對即將開展的首例對人"換頭術"產生了更大的信心。
說起"換頭"我們很多人並不"陌生",但凡是喜歡怪力亂神或者科幻影視的人應該都看過此類橋段。比如,在著名文學作品《聊齋》之《陸判》中就有關於換頭的故事。內容大概是說,一個書生覺得自己妻子不好看,於是請求神仙為他妻子換了個頭。
是的,不過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在《陸判》中,主角妻子被換頭后其記憶仍是他妻子的,而我們都知道記憶是存儲於大腦裡的,所以《陸判》的故事與其說是換頭倒不如說是"換臉"。
但是卡納韋羅所提出的"換頭術"可就科學多了,按他的理論當一個人被"換頭"之后記憶是隨著頭走的。舉個例子,假設張三是個癱瘓病人,而經過換頭手術后張三還是張三,只是得到了一個更健康的身體,所以也有人管這叫"身體移植手術"。那麼這就不得不讓人想起另一個問題,現知已經有很多移植手術,如心臟移植等。可在網上有很多人都表示,自己的親人經過移植手術后性情大變,更有人說除了記憶感覺患者一切行為都變的和以前不一樣了等等。如果說僅僅更換人體的一小部分就會引起這樣的大的反應,那麼把人體約6/7的"零件"全部更換又會產生怎樣的反應,這絕對是一件細思極恐的事,而最終的問題可能還是要回到起點,那就是他真的還是"他"麼?
2017年進行"換頭術"的消息一出,不單是醫學界就連普通民眾也輿論紛紛,其中大部分人的觀點是否定或質疑的。拋開倫理問題,單就說人體頭部上的神經脈絡能否與新身體完美連接就是個極大的挑戰,要知道這些脈絡但凡搭錯一條,那都有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的。所以也有相關醫學界的人表示,就算"換頭術"成功,最后患者能得到的也只是一個"健康"的癱瘓身軀。
就玉龍個人來講,對此事也並不看好,感覺其有一定的炒作嫌疑。如果真的想幫助殘疾人,為何不先從"四肢移植"開始研究,畢竟現今為止還不曾有權威單位,報道過有關"四肢移植手術"的成功案例。相比"換頭",換"四肢"的風險應該相對小些吧?
時下流行"黑科技",而"換頭術"無疑是黑科技中的黑科技,因為它挑戰的不僅是科技,更有倫理道德的問題,試問又有多少人願意把自己的身體供他人驅使?而對於"換頭手術"本身,玉龍想問"我們真的做好心理准備了麼?"
來源:玉龍小段微信公眾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