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內容

我國北斗導航有了基准服務系統 將極大促進產業應用

  人民網北京5月27日電(趙竹青)今天上午,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全國衛星導航定【詳細】

研究小組:福島核事故后放射性微粒曾飛散到東京

  新華社東京5月27日電 日本東京理科大學和東京大學等機構的聯合研究小組日前在日本地球行星科學聯合【詳細】

記性變差、大腦反應遲鈍怎麼辦?勞逸結合很重要

科技《大腦遲鈍你自己知道嗎》生物學

  【詳細】

說說那隻可以吃的小勺子:便宜、環保兩不誤

科技類《一隻勺子的故事》環保

  【詳細】

揭秘核電“華龍一號”:裝備國產化率可達85%以上

  5月25日,完成穹頂吊裝的福清核電5號機組。(姜克紅/新華社) 5月25日,我國自主三代【詳細】

機器人擁有“喜怒哀樂” 他們能與人類“談心”嗎?

  新華社華盛頓5月25日電 最近,中美科學家開發出的一款聊天機器人因擁有“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而引【詳細】

網絡安全不容忽視 亡羊補牢和體系規劃應並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型“蠕虫”式勒索軟件“WannaCry”病毒的影響尚未平息,新病毒“Eter【詳細】

郭台銘:制造結合大數據 邁向智能制造的大數據新時代

  “共贏互聯網的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效率的提升,成本節省而已,可擴大到創新、研發、設計、人力培育、培【詳細】

自然指數:中國科研國際合作程度持續提升

  新華社倫敦5月25日電 根據25日出版的《自然》增刊“2017中國自然指數”,中國近年來發表的論【詳細】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善林:未來機器將更“通人性”

  21世紀,高度發達的網絡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便捷。在可期盼的未來,工廠裡的設備和機器變得“【詳細】

科學Show

科普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