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峡危岩的“气象哨兵”

长江三峡两岸的山岩,壁立千仞,在暴雨等因素影响下,有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如何通过科技赋能,筑牢危岩防治的气象第一道防线?长江流域主汛期将至,记者探访了守卫在三峡两岸的“气象哨兵”。
长江瞿塘峡中的来往船舶与吊嘴危岩(右前方)。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构建气象风险监测网
站在长江航道奉节段的坳口风箱峡危岩气象观测站,东望是号称“三峡之巅”的长江三峡最高峰,俯瞰是奔腾的长江水,江岸之上有位于观测站下方的风箱峡危岩。
重庆市奉节县气象台副台长刘洪彦与同事小心架好雨量校准仪和温度核查器,对观测站的相关设备进行检测。
重庆市奉节县气象台副台长刘洪彦(右)与同事在坳口风箱峡危岩气象观测站检测相关设备。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观测站可实时获取危岩点附近的降雨量、温度、土壤湿度、风速等数据,为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支持。”刘洪彦说。
观测站外约500米处,有另一种危岩监测设备——北斗面形变监测系统,它监测的对象是江对岸的吊嘴危岩。
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志军对吊嘴危岩监测点的北斗监测系统开展汛前专项维护。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奉节县地处长江库区腹地,是三峡危岩地质灾害防治集中区域之一,也是发挥气象“千里眼”作用的重点区域。
“在布设观测站网的同时,我们在吊嘴危岩等5个危岩对面安装北斗面形变监测系统,能实现水平和垂直方向精度达到毫米级的危岩高频次观测。”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志军说。
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奉节县气象局技术团队此次对北斗监测系统开展防汛专项维护,重点升级优化供电系统和数据传输模块,确保主汛期稳定运行。
奉节县气象局副局长江峰告诉记者,针对威胁长江航道、沿岸居民点的24处危岩隐患点,奉节已建成30个危岩气象观测站和2套北斗面形变监测系统。
重庆市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处长江丽表示,重庆三峡库区已基本建成危岩气象风险监测网。
“针对全市431处危岩隐患点规划建成的381个气象观测站,实现危岩隐患点1公里范围内有气象监测数据全覆盖;新建6部天气雷达与已有的10部雷达组网,实现危岩隐患点雷达监测全覆盖;建成北斗面形变监测系统5套,危岩风险预警精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江丽说。
三峡库区规模最大的危岩之一——瞿塘峡吊嘴危岩。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风险预报预警共享联动
从江中轮船上看到的瞿塘峡吊嘴危岩,高高耸立,是三峡库区规模最大的危岩之一。
江峰说,气象部门通过对危岩进行精密的气象监测,制作出精细的实况监测、气象预报预警、危岩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产品,通过智慧防灾系统发送给航道、海事等相关部门,助其制定更合理的航行计划和安全管理措施,保障长江航道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重庆三峡库区已建成危岩地灾防治气象风险监测预警服务体系。江丽表示,可提供未来30天降水过程和风险预测、未来10天逐日降水预报、未来24小时逐时降水预报,并实时提供未来6小时、2小时和实况极端降水告警,为危岩气象风险防范提供决策支撑。
“我们已建成危岩威胁航道气象风险报警系统,形成了为航道运行提供气象实况和大风、暴雨、低能见度、危岩风险预警能力,面向海事部门提供预警服务。”江丽说。
长江瞿塘峡中的来往船舶与吊嘴危岩(右前方)。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紧盯每一次灾害性天气
从天气预报到气象监测,再到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气象部门紧盯每一次灾害性天气,做好气象保障服务。
5月21日夜间至22日白天,重庆中西部、东南部、东北部出现大到暴雨天气过程。重庆气象部门因雨而动,筑牢气象防线。
“重庆市气象台第一时间发布了未来6小时暴雨气象预警、未来2小时强降水警报、极端降水警报产品,同时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重庆市气象台副台长翟丹华说。
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通过三峡库区危岩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平台,实时监测危岩区域降水实况,重点跟踪分析奉节吊嘴危岩、左家槽危岩等北斗监测点的监测结果。
重庆市忠县气象局针对新湾、唐家岩、麦田湾等危岩点,提前制作发布极端降水气象风险预警产品,积极做好气象保障。
“地质灾害突发性强,受降雨等因素影响显著。”江丽说,长江流域主汛期将至,气象部门将紧盯每一次灾害性天气,做好气象监测和预报预警,加强部门联动,全力做好汛期气象保障工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