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的坚果有剧毒?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说到坚果,绝对是零食中的佼佼者,既健康又好吃,不管是日常还是逢年过节,不少人都会选购一些解馋。然而,网上流传着不少关于坚果的传言,例如“减肥不能吃坚果”“吃坚果能溶解血栓”“发芽的坚果都有毒,不能吃”……
那么,这些说法都是真的吗?今天我们来一一解答。
1. 吃坚果会让人发胖?
坚果好吃,但很多人听闻坚果热量很高,因而怕胖不敢吃。事实上,适量吃坚果不仅不会致人发胖,还能减肥。
《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曾经发过一篇关于长期摄入坚果与肥胖之间联系的研究,通过试验发现:在限制卡路里的饮食中添加坚果与体重增加无关,并且体重减轻更大,胰岛素敏感性更高。
文献中也表明,大量食用坚果(尤其是核桃)与降低糖尿病风险有关。因此,可以坚持定期食用(大约每天一次)坚果,作为预防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另外,也有很多其他国内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适当摄入坚果可以降低肥胖风险。
虽然说吃坚果益处多多,但也不能“狂炫”。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坚果的摄入量为每周吃50g~70g,平均到每天约10g,换算下来大约是7~8个腰果 / 7~8个杏仁 / 7~8个开心果 / 2个碧根果 / 一把半带壳瓜子 / 1个纸皮核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哪天坚果吃得比较多,当天可以适当减少一点烹调油用量。此外,挑选坚果得注意,尽量选原味坚果,少选奶香味、盐焗味等风味坚果。
2. 吃坚果能溶解血栓?
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也可以补充蛋白质、钾、钙、锌、维生素E、B族维生素等营养,每周适量吃坚果对健康有益。
有研究显示,每天摄入24克或28克坚果的人群与从来不吃坚果的人群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低,可降低血脂中总胆固醇、坏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浓度。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吃坚果能溶解血栓,我们也不建议大家靠单一食物来治疗疾病。要想治疗和清除血栓,还是应去医院遵医嘱治疗。
3. 发芽的坚果都有毒,不能吃?
日常生活中,许多发芽的食物有剧毒(例如土豆),所以人们对于发芽的食物通常会比较警惕,这份饮食安全意识值得称赞,但其实多数坚果发芽后不仅能吃,营养价值还会大大提升。
坚果发芽后,虽然淀粉含量会下降,但其中的中氨基酸、脂肪酸的含量却会有所增加。例如,有研究显示,核桃在发芽过程中,氨基酸会从13.38g/100增加到16.43g/100g,脂肪酸从53.39%增加到57.88%,淀粉会从10.38%减少到6.37%。花生在发芽过程中,水分含量会大幅提高,矿物质含量变化不大,但总氮含量会有所增加,游离氨基酸和总糖含量也会有所上升。大分子物质减少,人体较容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含量提高,整体的营养价值是上升的。
此外,坚果大多含有植酸、单宁,它们是某些坚果涩味的主要来源,发芽后的坚果,植酸、单宁含量通常都会有所下降。
不过,大家买到手的坚果大多数都是经过了烘烤加工后熟了的,并不能再继续发芽了。在此也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自己在家发芽坚果食用,因为发芽所需要的环境是比较潮湿的,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很高,而这个环境更有利于细菌微生物的繁殖,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增加坚果霉变的可能性,存在一定健康隐患。
4. 吃白果能治糖尿病?
白果又称银杏,核内有黄色果仁,味道香甜,可以煮食或炒食,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吃白果能治疗糖尿病,而且如果生吃或吃得太多可能会导致中毒。
这是因为白果中含有银杏毒、氢氰酸、致敏蛋白、银杏酚酸等有毒成分,生吃或者一次吃得太多会导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惊厥等症状,严重会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幼儿生食5~10粒即可引起白果中毒。
如果喜欢吃白果,在食用时应去除种皮和胚芽,再经过水煮后食用。如果煮熟后再进行微波、炒制、烘烤,能对白果中的银杏毒起到进一步热解的作用,但同时会破坏白果的营养价值及感官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熟制后的白果可以食用,但也不可过量,安全起见,建议一次别超过10粒。儿童和婴幼儿尤其要注意,最好别吃。另外,白果的贮藏方式也会影响毒素的含量,建议带壳在-20℃冷冻保存。
作者:薛庆鑫 注册营养师
审核: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张娜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副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