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万达广场,区豫新医院、区妇保院开展联合义诊活动,来自两家医院的30多名医护人员为群众提供血压测量、家庭医生签约、妇幼保健咨询等服务,受到群众好评。蔡 亮摄(人民视觉)
本报记者 王美华制
常见的流感为什么会造成严重后果?哪些人群是流感重症高风险人群?如何最大程度防范风险?近日,多位专家给出了解读和建议。
流感危害远超普通感冒
流感的全称是“流行性感冒”,由于其中有“感冒”两字,很多人误将其等同于普通感冒。实际上,流感的危害远超普通感冒。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强调:“流感不是感冒,就像老虎从来不是猫。”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流感与普通感冒的本质区别。
“相比普通感冒,流感传染性强、起病急,症状更严重,潜在危害更大。”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一民介绍,流感不仅影响呼吸道,还会引发全身性的症状,如高热(一般会超过38.5摄氏度)、头痛、关节痛、肌肉酸痛、乏力和食欲减退等,还可能引发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并发症。其中,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而死亡。
哪些人患流感后易发展为重症?
王一民介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妊娠期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免疫力低下和有基础疾病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患重症风险高。这些人群一旦怀疑流感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降低重症风险。
“根据既往监测结果,我国流感流行期大多是在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或3月。”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在流感流行期,个人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就医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洗手或做好手消毒。此外,家庭和公共场所也要做好清洁、消毒,家中如有高龄老人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注意防止将病毒带回家,去养老场所探亲访友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除了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外,建议大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充足睡眠、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适量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陈操提醒,发热或咳嗽时不要带病参加聚会,外出归来要换洗衣服,随身携带纸巾、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等。
症状严重时勿拖延就医
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如何判断得了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首先从流行病学史看,在流感高发的冬春季节,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特别是密切接触流感病例之后,出现高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很可能是感染了流感,而普通感冒一般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其次从症状看,流感症状更重、起病急,往往是38.5摄氏度以上的发热,除了咳嗽、咽痛,还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特别乏力,普通感冒一般是低热或中等程度发热,还有人不发热,症状比流感轻,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喷嚏。
“得了流感,并不都需要去医院。”李侗曾表示,症状较轻的居家隔离即可,使用一些解热镇痛、祛痰止咳的药物,一般7天左右可以康复。但是,如果出现39摄氏度以上的高热、使用退热药物效果不佳,或有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闷、憋气等严重症状,或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模糊,需要及时就医。发病后如果超过5天症状没有缓解趋势,也要及时就医。
王一民表示,一旦确诊感染流感,应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发病后48小时是流感治疗的黄金期,此时病毒复制活跃,及早用药能尽早改善症状,缩短病程,还能减少重症的发生概率。同时,还需要对症治疗,比如出现高烧时要使用退烧药、出现剧烈咳嗽时用镇咳药。
“流感不是细菌感染,抗生素对其无效。”李侗曾提醒,居家休息隔离期间,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
近期网络上流传着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土方”,如家里放洋葱能吸附病菌、病毒,熏醋能杀菌等。对此,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文慧表示,这些说法缺乏明确的科学依据。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较为科学的防控方式是开窗通风、避免聚集、科学佩戴口罩等。
避免依赖单一“明星药”
1月22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新版流感诊疗方案明确,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我们一般建议大家在流感流行季来临之前接种流感疫苗,但是对我们个体而言,只要还没有感染,我们就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减少感染、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显著降低发展为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王大燕表示,接种疫苗后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产生具有足够保护效果、足够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即便接种了流感疫苗,也仍需注意采取防护措施。
据了解,流感疫苗接种单位常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综合医院。卫生健康、疾控部门会公布辖区接种单位名单,公众可就近、就便前往接种。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流感诊疗方案明确了我国目前已上市的对流感病毒敏感的3种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血凝素抑制剂,具体包括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阿比多尔。
对比2020年版方案,新版诊疗方案新增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两种药物,删除了金刚烷胺、金刚乙胺两种药物。
对此,李侗曾表示,玛巴洛沙韦是一种RNA聚合酶抑制剂,2021年在我国获批上市,目前用于5岁及以上人群抗流感病毒治疗。李侗曾提醒,治疗5岁以下的流感患儿仍应使用奥司他韦,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抗流感病毒治疗也不建议使用玛巴洛沙韦。此外,流感治疗需科学用药与充分休息结合,避免盲目依赖单一“明星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