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解锁更多应用新场景
2024年5月,安徽省首个长江港口5G-A“通感一体化”基站在铜陵港开通,感知距离达2公里,能够实时监测长江船舶位置、速率、航向等信息。图为技术人员在铜陵港5G-A“通感一体化”基站调试设备。过仕宁摄(人民视觉)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人们在华为展台关注5G-A技术。新华社记者 高 静摄
2024年12月,上海马拉松的跑道上,5G-A网络带来了一场直播盛宴。多名参赛者佩戴直播和传输设备,实现“边跑边播”,将每一个比赛瞬间实时分享;在赛道之外,观众通过无人机的多视角镜头,沉浸式感受现场氛围。“家人说这种第一视角直播方式非常流畅,我也很荣幸能够和远方的朋友们一起‘云跑’马拉松。”运动员武瑞峰在赛后说。
不仅助力赛事直播,5G-A技术目前已在城市建设、智能制造和低空经济等领域相继落地,为多个行业数字化转型解锁应用新场景。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已提前完成“十四五”5G建设发展目标,5G-A升级有序推进。
加速布局,城市网络升级
5G-A,是通信技术从5G走向6G的过渡和衔接,具备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的特点。相较于5G,5G-A将带来10倍网络能力的提升,下行峰值速率将从5G初期的千兆提升到万兆,将全面支撑扩展现实(XR)、裸眼3D等创新业务需要的大带宽、低时延等;上行速率将从百兆提升到千兆,满足海量数据全面上云端等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日前印发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按需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5G-A超宽带特性规模覆盖。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电信运营商已加速布局5G-A网络,例如,中国移动的5G-A商用城市已超过300个,中国电信已在上海、广东深圳发布了5G-A套餐。
近日,北京联通与华为正式发布5G-A规模立体智慧网。该网络已在北京四环内及城市副中心等区域实现全域连续覆盖,为沉浸式视频、超高清直播、云游戏等提供网络支撑。
当用户拿起手机,看到屏幕右上角的信号图标变成了5G-A,意味着超高速率服务在掌间“触手可及”——高清视频播放更加顺畅,文件下载时间大幅缩短,游戏响应更加灵敏,甚至虚拟现实(VR)等高带宽应用体验也更加清晰流畅。
在体育场馆等人流密集区域,5G-A更是展现了其强大的能力。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联通、中赫集团联合华为在工体内外共同打造了全球最“厚”5G-A高低频协同组网,如同建立了一个超级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万兆级别的网络协同体验。
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李捷介绍,工体5G-A高低频协同组网下行峰值速率达到了11.2Gbps(吉比特每秒),足以支持6.8万名观众同时流畅观看分辨率高达1080P的高清视频;上行峰值速率可达到4Gbps,既为超高清视频传输提供了条件,也能为智慧赛事举办提供技术支持。
为进一步验证5G-A的容量优势,工体技术人员通过仿真系统模拟了一个场景:在传统5G网络下,当1个区域超过314名用户同时使用数据网络时,手机的网络速度明显下降,体验变得缓慢。而在5G-A网络的支持下,直到3028名用户同时连接并使用手机上网时,网络速率才开始出现轻微下滑。
此外,5G-A的技术突破并不仅限于地面场馆。北京地铁3号线途经工人体育场,为实现完整的5G-A立体覆盖,北京联通与华为联合进行技术创新,将3号线打造成为全球首个全线连续部署300MHz(兆赫)超大带宽5G-A网络的地铁线路。
“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运维,对用户可能经过的路线进行了全面优化,在地铁站台应用3CC(三载波聚合)技术等提升网络体验,在地下隧道则是利用波束正交技术确保高质量的网络体验不断线。”李捷表示。
赋能智造,重塑产业生态
通信技术的换代,不仅带来连接速度的提升,还促使智能网络的边界不断拓宽。通过网络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5G-A正加速向工业领域渗透,重塑智能制造新格局。
走进河北保定长城汽车徐水厂区焊接车间,眼前是一派充满未来感的生产景象。机械臂精准抓取、旋转、放下零部件,智能小车在车间穿梭运输物料。在一片“黑灯”模式下,整个车间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从冲压、焊接再到电池组装,智能化设备和机器人通过5G-A网络默契协作,无需人工干预便能完成指派工作。
这是长城精工自动化(长城汽车旗下子公司)联合河北联通等共同打造的5G-A柔性汽车生产线,也是5G-A在汽车生产线的首次落地。此次创新成功实现了5G-A对有线通信线缆的替代,不仅大大降低了线缆磨损造成的停机次数,还让产线调整更加灵活。据长城精工工程师测算,有线改无线,每年能减少停机60小时,每年施工周期可缩短10至15天,提升效益约2亿元。
面对钢铁生产对于精准控制、实时反馈和资源优化的严格需求,5G-A凭借其超低时延、高可靠性等特点,为这一传统产业带来更多可能。
据了解,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联合宝钢等打造的“5G确定性网络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项目,探索利用5G-A的多种新特性打造可预期、可规划、可验证、具有确定性能力的钢铁行业智慧专网。以超级时频折叠技术为例,中国电信通过在空口侧运用该技术,大幅降低端到端的网络延时,更好地满足产线的应用需求。截至目前,宝钢共上线“5G-A+AI废钢定级”“钢表面质检”等4大创新应用场景,实现高端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0%国产化。
除了重工业领域,轻工业领域的生产车间也搭上了5G-A的快车。
在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全国首家3C行业5G-A智慧工厂,数条机械臂通过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自动扫描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每块电路板检测仅耗时5秒左右。
中国移动为该公司提供了5G-A专网支持,令小批量订单的生产周期大幅缩短,订单从下发到交付的时间最快可缩短至72小时。“这一张专网,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3C制造业对于柔性生产、高可靠性的需求,还实现了设备间的二层高速互联和数据传输,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微网优联相关技术负责人杨奕东说。
“5G-A的超高网速和大连接能力使得工厂内的控制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输,摆脱了传统的有线连接的束缚,通过工序模块化、软件通用化和服务可编程等数字化改造,可以实现设备的自由组合,带来柔性智慧生产。”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吕廷杰表示,现如今,5G-A正通过帮助各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重塑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
拓展蓝天,“低空+”走向现实
近年来,在5G-A技术加持下,“低空+”场景加速从想象走向现实——5G-A“通感一体”技术实现了通信与感知的融合,极大提升低空飞行器的跟踪和管理能力,为低空空域开放和无人机在物流、交通、应急、植保、测绘等场景的应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在八达岭长城景区,北京延庆区政府与联通携手,通过大规模部署5G-A万兆基站,实现了对景区地面和低空的连片覆盖,网络覆盖范围延伸至海拔300米以下。
据介绍,景区内的5G-A立体组网范式已实现对“低慢小”飞行物的精准通信与感知,无论是外卖配送、救援物资投送,还是垃圾清理、安全巡查等,无人机都能依托5G-A的高清视频回传功能和智能处理能力,高效、准确地完成任务。比如,原本需要工作人员翻山越岭数十分钟才能完成的配送任务,如今无人机只需短短几分钟便能轻松搞定,这不仅提升了执行效率,更减轻了人工压力,为景区的运营和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
5G-A以其独特的“通感一体”能力,也让越来越多的通信基站拥有了“千里眼”,开拓了低空应用的更多可能。
2024年3月,全球首个5G-A智慧机场“通感一体”基站在云南保山云瑞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业内人士指出,这种5G-A“通感一体”技术,将通信、感知、算力等多种技术融合,能自动识别并预警潜在隐患,实现从“人防”向“技防”的升级。通过5G-A“通感一体”基站配套对接的监控平台在低空场景能实时感知和跟踪机场范围内的无人机、飞鸟、车辆和人员活动等,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感知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更准确识别物体和相关活动,有效提高机场空域和跑道的安全性。
随着5G-A应用范围的扩大,一些现实挑战也随之而来。专家表示,5G-A核心应用集中在垂直行业领域,而不同行业的需求差异显著,导致推广成本较高,另外电信运营商也缺乏对不同行业的深度了解,而各个行业乃至企业又不了解通信技术的能力与发展水平,这种脱节导致了难以开发切合行业特点的解决方案。
“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在于跨界协作。”吕廷杰说,行业内部的专业人士应与科技企业和运营商合作,明确自身痛点并探索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多方协作,5G-A将不仅推动运营商实现技术突破,更将成为驱动千行百业创新与升级的重要工具,不断为企业发展创造新机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