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工程的“智慧密码”
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与人民网联合策划推出“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政策、重要科技奖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采访调研,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科普精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在北京通州,沿着悠悠流淌的大运河,亚洲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不仅在规模上令人瞩目,更以其绿色智慧发展理念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悄然而深刻地改变着这座大运河畔的千年之都。近日,记者走进一线,解锁这项大国工程背后的“智慧密码”。
机器人助阵工程建设智能化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建设中,有一支特殊的“智慧团队”——机器人,它们正悄无声息地融入项目的各个领域,让项目实现了现代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变。
安全巡检机器人在施工现场。京投枢纽公司供图
在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安全巡检的机器人。中铁建设建筑科技公司智慧产业中心经理庞明亮介绍说:“我们团队研发的机器人主要分为两个系列,一类是管理类机器人,另一类是施工类机器人。管理类的机器人主要是服务一线生产的安全巡检机器人,结合AI,它能够识别现场工人没有戴安全帽、工人是否吸烟聚集等,第一时间以邮件的形式传输到后台,进行实时的预警,防止危险发生。而施工类的机器人,主要通过智能建造实现降本增效,保证施工质量目标。”
BIM技术满足项目精准化管理
除了机器人这支肉眼可见的“智慧团队”,想要顺利建设完成副中心站这座超大、超复杂地下项目,还需要一支遨游在虚拟世界中的“数字卫士”,以快速而有效地管理和调配巨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机械设备。
中铁建工集团副中心站枢纽项目部总工程师杨阳告诉记者:“我们整个枢纽工程的规模特别庞大,而且是个纯地下的站房,因此人扛肩挑的传统建造模式,肯定不能满足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的施工需求。”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基于BIM模型,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了智慧建造平台来进行精细化的建设管理和测算协调,实现了对工程建造过程、工程人员、机械和物资等的全面监控和动态调配。“不光是施工进度方面,还有施工的安全、质量保证方面,都需要更新颖的建造模式去保证它的正常地推进,我们叫‘智慧工地’,就是将智慧的手段融入传统的工程建设当中。”杨阳说。
“智慧工地”中的BIM智慧平台,通过仿真模拟工程和建筑物所具有的各项真实数据信息,打造出“三维建筑模型”。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并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共置同一平台,共享同一信息,极大地提升了项目的可视化和精细化管理。
中深层地热能扮演节能减碳关键角色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积极落实绿色施工理念,规划探索了10%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而在诸多绿色能源中,中深层地热能,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将有可能在这里扮演节能减碳的关键角色。
京投枢纽公司建设管理部部长徐文武介绍说:“副中心站在现场做了一口中深层地热实验井,深度有2700多米。通过‘取热不换水’的技术,达到对地下水的保护和节能,也为后续大面积展开中深层地热的地热井施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作为北京地区首个中深层热泵供暖系统试验井项目,如果未来投入使用,将为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43.67万㎡建筑提供冬季供热,或将成为绿色施工和绿色运营的典范。
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成效果图。京投枢纽公司供图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呈现“地下枢纽地上城,站城高度融合”的特色,成为一个集交通、文化、商务、办公、生活、休闲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超级城市综合体”。
“整个副中心站建成之后,能够实现15分钟到达首都机场,35分钟到达大兴机场和河北唐山,一个小时内到达雄安,对京津冀地区整体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交通节点。此外,地面的办公、商业及周边的公园配套等,也会给这个地区带来活力。”京投枢纽公司副总经理何刚说。
古老运河与现代交通,千年智慧与时代创新,绿色发展与科技奇迹,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既是中国城市建造智慧的前瞻体现,也是当前世界上最复杂的TOD城市综合体之一,它用中国智慧为世界发展添加了一抹绮丽的色彩,用中国信念铸就了一个交通强国梦。
审核:何刚 京投枢纽公司副总经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