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

中国科技助力非洲农业转型发展

韩纪琴 刘玉涛
2024年09月09日07:5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农业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农业合作被列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等重要内容。当前,受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冲突、农业基础薄弱和生产率低下等因素的影响,非洲国家仍然有约8亿人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深化中非农业合作、促进中国农业技术在非洲重要农业产业的平行转移是助力非洲国家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路径。

2022年,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支持下,南京农业大学开始在肯尼亚大力实施“通过番茄价值链中的创新园艺解决方案赋能农村青年”项目,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提出的“减贫惠民”“能力建设”“产业促进”等目标,助力非洲农业发展。

番茄是非洲各国广泛食用的蔬菜之一。在肯尼亚,番茄是第二大蔬菜,2023年,种植面积达到29万公顷,产量超过68万吨。近年来,受制于连作重茬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该国番茄生产遭受青枯病、潜叶蛾等病虫害威胁,严重减产,部分地区甚至绝收。

中国成熟的嫁接技术为解决肯尼亚番茄病虫害提供了方案。嫁接技术是一种通过将两株植物组合起来生长为一个整体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该技术在中国是常用的技术手段,广泛用于瓜果蔬菜和果树中。番茄嫁接技术分为接穗和砧木两部分。接穗是从番茄苗上切下的带叶短枝,再接到砧木上生长成为枝条和果实。砧木即育苗,经过特殊处理的番茄苗具有较强的抗病和生长能力,实现提高嫁接后番茄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和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合建的农业特色孔子学院、“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和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等平台,双方于2022年获得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支持,通过引入中国的番茄嫁接技术,在肯尼亚纳库鲁郡马坦基·提萨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进行技术培训、示范与推广。示范种植情况表明,嫁接的苗具有很好的抗性,未遭受高发青枯病的影响。专家预测,该技术能够将青枯病发病率从90%降低到10%以下,产量由近乎绝收提高到亩产5000-6000公斤。今年6月,嫁接技术被推广至其他10个农户4000平方米大棚种植。

中国农业嫁接技术在肯尼亚番茄产业成功落地得益于多方面因素。

一是较为成熟的南南合作框架下农业技术转移、人员培训、技术示范推广模式。按照此模式,中国农业专家给肯尼亚带去本国优良的农业技术、管理经验及产业发展模式,助力肯尼亚减贫惠农。

二是双方坚实的合作关系和组织保障提升了项目运转效率。南京农业大学和埃格顿大学的合作始于1994年中肯政府间的高教合作计划。30年来,双方已构建了从“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到农业产业园区、减贫示范村的较为完整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体系。2013年成立的农业特色孔子学院成为推进双方农业合作的桥梁与催化剂。

三是基于需求满足和问题解决的技术转移保证了技术的成功落地。肯尼亚番茄种植受困病害侵扰多年,严重影响当地的番茄生产和供应,专家学者以及农技人员、农民都迫切希望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嫁接技术推广示范活动。

中非农业科技合作是助力非洲农业转型发展、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路径。将来一定时期内,在提升非洲国家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需要创新中非农业科技合作机制与举措。

加强育种与栽培技术合作,提升产业发展韧性。气候变化和传统种植方式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制约非洲农作物生产,对作物育种和栽培技术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中非农业合作需要围绕国家对非合作战略与非洲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大分子育种与先进的栽培技术向非洲转移,提升当地产业发展韧性。

强化贮藏保鲜技术合作,提升产业价值增值。吸引中国企业在非洲注资合作,建立配套的贮藏设施和冷链物流体系,并派遣技术人员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带动当地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发展,降低产后损失,提升产业附加值。

洞察消费需求,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对非洲本土消费群体与市场研究,多渠道创新营销方式,线上线下结合形成新零售渠道,推动传统营销和现代营销融合发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营销平台,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就业机会。

加强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在中非国家多双边政府合作机制下,依托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和技术示范推广等合作平台,继续深化多层次的对非农业人才培养计划,尤其要围绕非洲产业发展与重点农业产业链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能力提升计划,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韩纪琴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玉涛为南京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邢郑、孙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