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

揭秘“国家荣誉之墙”

高艾妍
2024年08月05日10:50 | 来源:中国科协之声
小字号

2024年6月30日,85岁高龄、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走进中科馆大讲堂,与公众分享《论天地互联的智能遥感卫星与应用——从珞珈卫星到东方慧眼星座》。讲座开始之前,他伸出双手缓缓地在金色手模印泥上有力按下,随后与夫人朱宜萱教授手牵着手,欣然合影留念。

7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草木葱茏,校长办公室内书香四溢。听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的介绍,薛其坤院士笑着问:“是不是就差李德仁院士和我了?我的手特别小,是不是我的手是最小的?”在轻松的氛围中,薛其坤院士庄重地按下手印。

采集好的两位院士的手模金光灿灿,在光照下交相辉映。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贡献的致敬,也是对所有科研工作者的颂歌。

(一)

在中国科技馆一层东大厅,金黄色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格外引人注目,墙面上37块金色展示牌整齐排列,展示着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熠熠风采,有栩栩如生的水晶肖像照,有简洁庄重的科研成就介绍,还有对青少年饱含深情的寄语。

为拉近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2020年中国科技馆联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实施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项目,先后采集和收集了2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手模,其中有3位是在医院完成采集,有17位录制了寄语视频。采集手模时,这些科学家平均年龄88岁。这些手模与视频,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中央电视台曾评论说:“这一双双手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必将永远闪耀在中华科技文明的星空之上。”正是这些手,铸就了新中国国防的坚不可摧;正是这些手,推动了经济的繁荣昌盛;正是这些手,促进了民生的持续改善。

2020 年 9 月 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科技馆始终将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重要使命和职责,并在开展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大力营造和培育科学氛围,厚植科学家精神生长沃土。

“科学家手模墙”项目,自 2018 年底开始酝酿,选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作为展示主角,是鉴于他们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和深远的影响力。此外,中国科技馆此前在相关展示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此次采用深受公众喜爱的手模形式,不仅是要拉近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同时也是打造一面“国家荣誉墙”,向科学家们致以崇高敬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普崭新亮点。

不同于一些景观对明星手模的简单展示,中国科技馆的科学家手模墙,更着重于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旨在通过简洁、庄重的形式,让公众近距离领略科学家们的魅力与贡献,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对科学的炽烈热爱与不懈追求。

(二)

在采集过程中,还争取向每位科学家征集一句寄语,例如,李德仁院士寄语:“读书、思维、创新、实践,成功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薛其坤院士寄语:“爱国创新,学无止境。”

科学家对全国青少年的寄语,饱含着他们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和拳拳爱国之情,也是他们一生科研经验和人生哲学的高度凝练总结,值得细细品读、践诸行动。

在2020年,完成了最初19位科学家的手模采集。项目团队克服困难,跨越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哈尔滨、武汉等地,奔赴各位科学家的办公室或住所,精心采集他们的手模。为了确保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呈现,团队在采集过程中特别注意“压深、压深、再压深”,力求采集的手掌印清晰、美观。此外,为每位科学家准备了两块手模印泥,从中挑选出最为精美的一块进行最终制作。

在采集过程中,科学家们的一言一行深深感染了项目组的每一个人。

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手模

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手模

著名肝胆外科专家、98岁高龄的吴孟超院士是第一位接受手模采集的获奖科学家。2020年6月9日,项目组如约赴上海采集吴院士的手模,不巧的是他因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最后由护士帮助在病床上完成采集。采集好的手模印泥显示,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曲,这是吴孟超院士常年握止血钳和手术刀的结果。他常说:“只要能拿动手术刀,我就要站在手术台上。”捧着沉甸甸的手模,项目组眼眶湿润,这份成果意味着他们为社会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每个人内心涌起暖流。2022年吴孟超院士百年诞辰纪念,他的手模被放在会场中央。

袁隆平院士在参与采集手模时,用“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个字概括自己的成功经验。他强调这些要素的重要性并解释了它们各自的作用。谈到兴奋处,他脱口而出说了句英文“Chance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机会宠爱有心人)。这段视频在网上引起了海量传播。2023年,袁隆平院士的秘书辛业芸研究员来中国科技馆做讲座“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分享袁老的故事。在与袁老的手印留影前,她特意用纸巾仔细擦了擦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令人动容。

图为袁隆平院士的秘书辛业芸研究员

图为袁隆平院士的秘书辛业芸研究员

屠呦呦老师刚刚病愈出院,就接受了手模采集。她说:“这是国家任务,我会大力支持。”一如她当年接受抗疟研究任务。她录制视频寄语青少年:“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这也是她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题目。

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的黄旭华院士,是一位衣着朴素、鹤发童颜的老人。在黄院士的办公室完成手模采集后,项目组希望他写一句寄语送给全国的青少年。起初黄院士予以婉拒,但经过再三请求后破例题词:“一句誓言,一辈子事业。”然而,当被问及能否将这句寄语拍成视频,或者录成音频,收到回复:“多多宣传其他的科学家。”

(三)

“那是一面满载荣誉的墙,让人心生向往。”科学家的寄语触动了每一位访客的心弦,他们纷纷赞叹其质朴而深刻,直言要将这份力量传递给家中的孩子,让这些科学巨匠成为孩子们心中真正的偶像。

“我们积极倡导孩子们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但全球视野下,崇尚的偶像多元,如有的国家小学校园里,橄榄球四分卫便占据荣耀之巅。这种英雄观的差异,深刻影响着民族未来的价值取向。”项目创意者与组长、中国科技馆观众服务部副研究员欧亚戈如是感慨。

观众参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

观众参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

从铺设红毯到设立手模墙,近年来,一股新风潮越发兴起,科学家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尊崇。他们如同璀璨的“科学明星”,享受着公众的瞩目与赞誉,这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科学家精神的颂扬。

我们致力于通过营造仪式感、增强体验感、赋予荣誉感的方式,让科技工作者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尊重与认可,从而激发他们科技报国的热情与责任感。这不仅是对科学家个人的激励,更是对整个社会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

提升科学家地位,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以及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站在“科学家手模墙”前回望,它不仅是对科学家们非凡成就的尊崇,更是国家以科技力量自立自强的光辉象征,同时,它也映射出民族对时代责任的不懈追求与勇敢担当。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李慧博、孙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