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

腰椎间盘突出,做了牵引后,差点瘫痪?

2024年07月19日08:54 |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小字号

“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以往印象里的“中老年疾病”,如今出现在了许多年轻人身上。卫生部统计显示: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总人口的15.2% ,且有不断上升之势。腰椎疾病未能及时治疗,会引发肢体麻木、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甚至终身瘫痪。

困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一大问题就是,要不要做手术?

我们联系了一位做了腰椎间盘手术的人,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

自打我的腰划了7厘米的口子之后,我就拥有了一项“超能力”——我的腰现在比天气预报还准。这不前两天明明艳阳高照,我却告诉朋友赶紧回家收衣服,因为马上就要下雨。结果没过几个小时,狂风便卷着暴雨划破了苍穹,我的腰更加不爽利了,那是一种似抽筋又没抽筋的微妙感觉。

上大学那会儿,特别流行在寝室的床上放一个小桌子,然后猫在床上玩电脑。只要没有课,我能在床上面猫一整天,吃饭都不带下床的。

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动作,为我的腰埋下了严重的隐患。而工作后的另外一个习惯,竟然直接将其引爆。

原来,上学时我猫在床上,脊椎反弓,已经导致了腰椎间盘突出,只是当时不算太严重,我没有觉察。然而工作后,我习惯瘫在工位的椅子上午休,这个动作会让我的腰悬空,腰椎的椎3椎4两个关节承受了我的全身重量。久而久之,加剧了腰椎间盘突出。

有意思的是,当时我的腰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反倒是我的左屁股总是呈放射性疼痛。让我以为自己患上了坐骨神经痛。于是我就不停地在手机上搜索这方面的信息,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差点瘫痪

起初,腰椎间盘突出发作时是一抽一抽的那种隐痛。然而在一次熬夜做PPT之后,腰上的隐患引爆,第二天醒来我发现左屁股特别疼,嗷嗷叫那种疼。

我叫了车到附近的小医院治疗。那里的大夫听完我的病情描述之后,判断我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无法用力,让我去拍片子,然后做牵引治疗。

刚做完牵引治疗的时候,我的情况的确有所好转,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一夜之后,我站不起来了。

那是一种很恐怖的感觉:一觉醒来,我发觉身体特别重,想要坐起来,却发现根本使不上力。我以为自己是累着了,想着缓一会儿再坐起来,没承想折腾了快半个小时,还是不能发力。

这下彻底慌了,赶紧给我学医的同学打电话。在他的建议下我转到本地一家知名骨科医院,这里的医生给我开了MRI(磁共振成像)的单子。

MRI即磁共振,对于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成像要比CT的效果好。通过MRI,医生发现我的椎环断裂,脊髓液都流了出来。再晚来一会儿,我就会瘫痪。

事后我才了解到,原来,腰椎间盘突出虽然可以普遍采用牵引的方法来治疗,但每一种病都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最为合适的手段。

而我的情况是体重太大,并不适合牵引。牵引的基本原理是拉开骨头缝隙,然后通过肌肉的力量把突出的椎间盘顶回去。但是我太重了,骨头拉开之后,躺着还好,一旦我站起来,上半身的重量会作用在骨头上直接砸下来。

换句话说,做完牵引之后,我站起来的一瞬间,自己把自己的椎环砸断了。而这,据说1000万人之中最多有3个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预防和建议

生活中很多人都被腰椎间盘突出困扰,以下是一些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判断、治疗和预防的建议:

1、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腰部或下肢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尤其在坐立或弯腰时加重。

麻木和刺痛:下肢(特别是大腿、腿部或脚部)出现麻木、刺痛感。

肌肉无力:下肢肌肉无力,行走困难或感觉腿部无力。

反射改变:膝跳反射或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其他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保守治疗

休息: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消炎药或肌肉松弛剂。

物理治疗:热敷、冷敷、牵引、按摩等。

康复锻炼:加强核心肌群的锻炼,改善腰椎的稳定性。

介入治疗

硬膜外注射:注射类固醇药物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神经阻滞:通过注射药物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

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术、椎间孔镜手术等。

传统手术:如腰椎融合术等。

3、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坐着时保持腰部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站立时保持身体直立,避免长时间弯腰。

正确的搬东西姿势,搬重物时,先蹲下,保持背部直立,用腿部力量起身,避免弯腰搬重物。

适当的锻炼,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等。加强腰背部的肌肉锻炼,如桥式运动、平板支撑等。

避免久坐,长时间坐着工作时,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一下,伸展身体。

保持健康体重,过重会增加腰椎的负担,保持合理的体重有助于减轻腰椎压力。

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床垫不宜过软或过硬,枕头高度适中,保持颈椎自然弯曲。

如果有明显的症状或怀疑自己有腰椎间盘突出,建议尽早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科普创作者放学堵他 

审核: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纪刚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孟佳怡(实习生)、杨鸿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