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

这几种初夏水果不仅颜值高、味道好,营养还丰富!

2024年05月27日07:40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立夏后,种类繁多、口味多样的水果陆续上市,享用新鲜的水果已经不是难事。水果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多彩调味剂。随着物流的发达和储存工艺的成熟,祖国大江南北的各种水果从果园、地头采摘下来打包、装盒,然后乘着各种交通工具,快速交汇、分发,一大早就静静地出现在充满烟火气的市场里,等待消费者的挑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人每日水果的摄入量为200-350克,约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或橙子。如果平时水果吃得少,那就趁着立夏时节,应季水果陆续上市,购买新鲜的水果。下面就推荐四种好吃且营养价值高的水果,丰富自家的饮食结构,调节家人的口味,缓解燥热,逐渐适应夏季的炎热天气。

樱桃:强力抗氧化剂 适合糖尿病患者

时光流转,初夏时节,最让人期待的水果当属青翠叶片下低垂的一捧红珠——樱桃。刚摘下来的樱桃娇艳欲滴,最怕碰撞。小心翼翼放在流水下洗净,着急送进嘴里,一股酸甜清香瞬间就在嘴里化开来,连空气里都是愉悦的味道。

樱桃好吃的不仅仅是口感,更应当被点赞的是其富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樱桃富含维生素C、钾元素以及花青素。花青素一般隐藏在深色的水果中,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花青素还能够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和增进皮肤的光滑度,抑制炎症和过敏症状,改善关节的柔韧性。樱桃的血糖生成指数较低,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樱桃的钾含量也较高,对稳定血压很有帮助。市面上樱桃的品种繁多,营养价值也不一样。中国红樱桃的铁含量比车厘子要高,尤其是中国野生的毛樱桃铁含量会更高,但植物铁的吸收率较低。黄色樱桃维生素C和果酸的含量会更高一点。

另外,除了果子,樱桃叶子可以用来煮水,有助消化的作用。挑选樱桃时,要选表皮完好无小孔、颜色饱满、手感硬挺、果梗翠绿的。

杨梅:抗炎美肤、保护血管 但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食用

一说起杨梅,就让人想起烟雨飘渺的江南水乡。杨梅可以说是“最南方”的水果。对于南方人来讲,杨梅是舌尖上最美的感受,也是乡愁的表达。对于北方人来讲,在物流不发达的时候,鲜美的杨梅无法储存,也是可望而不可及。杨梅可以直接食用,也能加工成杨梅酱、蜜饯等。杨梅中的花色苷含量在水果中位居前列,花色苷是抗氧化剂,适当摄入对于保护血管、美容护肤、抗炎等很有好处。

杨梅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这些成分可以刺激唾液、胃酸分泌,所以很适合夏天胃口差的人食用。不过胃酸过多、容易反酸的人,就不宜吃太多了。

不过,中医则认为,杨梅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对于食后饱胀、饮食不消化等可起到一定的调理效果。

枇杷:含水量达89% 缓解嗓子不适、润肺止咳

“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诗中提及的初夏时节的芦橘,指的就是枇杷。一说到枇杷,大家都会想到“止咳”。其实市面上常见的枇杷膏、枇杷露等都是以枇杷叶为主要原料制作的。枇杷果实的含水量达到了89%,一口下去几乎都是汁液,对缓解嗓子不适症状也有很大的作用。枇杷能够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还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它既可以食补,也可以入药,是生活中受很多人追捧的水果。此外,枇杷高钾低钠,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

枇杷经碰撞、剥皮后很容易氧化而变黑,最好是及时食用,边剥边吃。枇杷也能和其他食材搭配,比如枇杷炖雪梨、枇杷银耳羹等,口感更加丰富。

杏子:胡萝卜素丰富 但大量食用会口舌生疮

初夏成熟的水果中,还有一个大家熟知的水果——杏。民间有“立夏吃个杏,到老没有病”的说法,虽是夸张,但足以见得大家对其营养价值的认可。杏除了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其中60%以上是β-胡萝卜素。

民间对大量食用杏有“杏伤人”的说法。中医认为,杏是性温偏热的水果,大量食用会导致口舌生疮、便秘等。从食物多样、营养均衡的原则来说,适量即可,只要不是每次都大量食用就没有问题。

说起杏,就不得不提到杏仁。杏仁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苦杏仁因为含有苦杏仁苷,多吃了会中毒,要经过处理以后食用。甜杏仁含有脂肪、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B2和钙、锌、硒等矿物质,可以经常吃。

春尽夏初,舌尖所触皆是丰富甜美的味道。把水果放手边随时食用,感受食物美味。

文/周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邢郑、孙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