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

工业废水治理技术与装备团队——

循道治水 使水善利万物

2024年02月01日15:07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小字号

  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开展“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一批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代表,获评“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和“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今天带您走近一个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的集体——工业废水治理技术与装备团队。

  农村猪圈里的猪粪很常见,又脏又臭,一位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曾对这种猪粪情有独钟,视若珍宝,他数十年埋头研究工业废水治理,就和这猪粪背后的秘密有关。任洪强院士的科技成果,使得上亿吨的工业废水得到净化,在今年的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上,任洪强带领的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今年一开年,任洪强和他的团队就得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主导研制的智慧水务领域首项国际标准被批准正式发布,这个标准规定了智慧水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

  “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负责人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任洪强:应该说这个标准是我们领衔的、国际唯一的而且是第一个这样的国际标准,这个标准应该说真正发出了我们中国的声音。

  任洪强和他的团队深耕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已经30多年。学生们都说,研究标准是一块不那么招人喜欢的领域,不容易发文章也不易获得认可,但任老师说,这对行业的进步非常有帮助。

  “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负责人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任洪强:做科研要能静下来,而且特别是要能静下心、沉住气,能够持续地做下去。

  谈起团队科研的起源,任洪强说,还要从年轻时对猪粪的研究说起。猪粪中有厌氧微生物,利用这些微生物,可以把有机废物转化为沼气和水。这项技术虽好,但在当时却是个坐冷板凳的领域。

  “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负责人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任洪强:在那个时候做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时候,国内都没有几个人。为什么呢?因为厌氧处理技术有一个很特殊的问题,臭!就是你只要在那儿走下去,沾到你身上,上公交车大家都躲你。

  那个时候,任洪强和同事们为了摸清厌氧微生物的规律,背着铺盖卷儿住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监测猪粪接种污泥的数据。秉持着勤奋和努力,他们最早系统地解决了厌氧生物处理能力不稳定的世界难题。在这之后,任洪强团队又把目光聚焦在复杂废水的治理上面。

  2022年12月的一天晚上,一个电话突然打了过来。来电话的是江苏苏州吴江水务集团的负责人,电话中说,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不达标,情况非常紧急。污水处理厂是十多年前投入运行的。由于园区的快速发展,废水的产出量已经远超设计能力,更加棘手的是,园区内企业类型众多,废水水质的复杂性,给任洪强团队带来更大的挑战。

  “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负责人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任洪强:我们检测下来典型的污染物,难降解的污染物有30多种,能在我们挂上号的(危害大的)污染物,有两三百种。

  经过不间断采样监测,水中总的污染物种类超过1000种。团队经过对水质的全面分析、工艺参数的精准优化,最终形成了一个最佳的处理工艺。

  “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成员 南京大学工业废水治理技术与装备团队成员张翼飞:原来也有这个过程,但是8台,效率非常非常的低,现在只用3台,有非常高的效率。装备的匹配和精准设计。

  团队依托多年研发的污水数据库平台,通过机器学习手段模拟各种污染物高效的降解过程,筛选出系列污染物的优势降解菌群,应用到污水处理中。看着清澈的再生水被净化出来,任洪强和团队成员都长舒了一口气。

  苏州吴江某纺织企业负责人沈根祥:现在改造后的水质确实明显改善了,对生产的帮助很大。

  再生水不但有效保障企业的回用水需求,达标排放后还改善了周边水环境质量,这个项目的顺利改造,为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增添了一抹亮色。 记者看到,在团队中,既有人到中年的资深学者,也有年轻活泼的90后。大家拼在一线,利用所学的知识,脚踏实地地解决问题,也乐在其中。

  “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成员 南京大学工业废水治理技术与装备团队成员耿金菊:我觉得应该是一个苦乐并行的过程吧。有一些成就,或者有一些收获的时候,更能感受到它带给你的一些乐趣。

  “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成员 南京大学工业废水治理技术与装备团队成员黄辉:我就深切地感觉到我们国家的水处理技术的进步,因为每次跟国际标准开会,跟国外专家,这种自信是发自内心的。

  “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负责人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任洪强:沉更长的时间,坐更长时间的冷板凳,我们来突破更多的技术难题,为未来的环境健康、人体健康、我们美丽中国的建设能做更多的贡献。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李慧博、吴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