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

吃小龙虾戴了手套,为啥还是满手油?

李米
2023年06月20日08:20 |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小字号

夏天的晚餐,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夜市来一顿麻辣小龙虾。戴上手套,揪下虾头,双手前后捏住小龙虾的身体,向外一拉,一尾美味的虾肉就这样露在你面前……接着,把它送进嘴里,一口一口根本停不下来。不过,让人烦恼的是,每次大快朵颐后才发现,即使戴了塑料手套,还是会吃得满手油。难道是手套质量不过关?其实,还真不一定。

手套为何防不住油

对于有些手套而言,无论质量是否过关,“防不住油”都是注定的。秘密就藏在它们的制作材料里。

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手套主要分为三类:乳胶手套、PVC 手套和 PE 手套。乳胶手套好理解,材料一望即知,但它的造价相对较高,往往用于医疗、美容等行业,做小本生意的外卖店是不太可能赠送的。PVC手套的主要材料是聚氯乙烯,价格是下来了,但它的耐热性低,而且在制造过程中,为了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厂商多会添加对人体有危害的增塑剂,同样不适用于食品领域。PE手套,就是我们吃小龙虾时用的一次性塑料手套,其实是以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的聚乙烯(polyethylene,简写 PE)手套,这一材料对人体安全,同时也很便宜。

然而,PE手套虽然有了安全性和便捷性,但奈何它防不住食物上的油脂。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我们要先引申出一个概念:极性。简单来说,世界上的任何物质都由分子构成,也都有着“极性”。若分子的内部电荷分布不均匀,就是极性分子;若电荷分布均匀,就是非极性分子。

物质之间会根据极性是否相同而表现出“同性易溶,异性难溶”的特点。以最常见的水和油为例,水分子对外显示出较强的极性;油脂大多由非极性分子组成,对外不显示极性,也就是非极性的。水油混合在一起之后,相互之间显示出明显的排斥力。这也就是为何水与油倒在一个瓶子里无法混合在一起,且过一段时间就分层了。

PE手套的主要材料聚乙烯也是非极性的,自然和水各自不粘连,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但是与油脂接触的时候,由于“相似相溶”原理,油脂会导致聚乙烯材料开始发生溶胀。

再者,聚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呈现“链式”,这些主链上还会有支链“支棱”出来。低密度聚乙烯(LDPE)分子结构上支链较多,长短不一的支链影响了主链大分子排列的规整性,造成主链堆砌不紧密,之间的空隙较大。聚乙烯材料在油脂的环境中发生溶胀的时候,油脂分子向聚乙烯的大分子结构中扩散,就很容易首先穿透过这些空隙,渗到手上。大分子溶胀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所以大家往往会发现是过了几分钟或者上十分钟之后,油脂才会渗入到手上的。两个因素一结合,PE手套防不住油也就顺理成章了。

PE手套安全吗?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有一个疑问:既然防不住油,为何还要戴呢?有没有想过,PE手套防的也许不是油脂,而是手上的细菌。要知道,我们的手会沾上很多细菌,但是很多人却没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有些人可能会说“我洗了啊”,但很多时候可能洗的并不标准,就只是随便冲冲水,这样很容易把细菌带进嘴里。

一次PE手套就能隔绝手上的许多细菌,防止“病从口入”,这就和熟食店的店员们拿取食物时佩戴手套是一样的。虽然油会透过手套沾到手上,但是细菌却无法穿过手套,因此可以保证安全卫生。

另外,也无须过于担心PE手套本身的安全问题。PE手套的主要材料聚乙烯是无毒无害的,只是在制作过程中也许会添加一些二氧化硅。但手套中的那点含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这不代表着你可以完全放心使用。除了认准正规商家之外,还要注意它是否有破损。由于材质和造价的关系,PE手套没有延展性,也比较单薄,如果长期使用很容易就会破损,细菌不知不觉间就在手套和食物间循环了。

审核: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产业研究部咨询工程师宋立丹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李慧博、杨鸿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