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双创周

期待坐上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吗?这些科技奥秘等你来探索!

2021年08月09日16:21 |
小字号

高温超导磁浮模型莫比乌斯环、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中国原研抗癌新药、可穿戴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的主场展厅里,科技部组织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参展,一起来了解这些精彩展项,感受科技的魅力吧!

高温超导磁浮模型莫比乌斯环

重大前沿科技展示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枯燥和呆板,在高温超导磁浮模型莫比乌斯环展位上,互动体验的活泼欢快与科技的庄重严谨同时存在。它是一种悬浮和导向不需电源、不需控制的360度自稳定悬浮系统,通过车载块状高温超导体与磁性轨道之间的电磁作用力,实现车体的稳定悬浮。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主展厅里壮观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吸引了无数观众的视线,该装置旨在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过程,探索核聚变技术商业化的可行性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聚集国内高铁、磁浮领域30余家优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的模型也出现在展台前。作为一种新兴高速交通模式,高速磁浮具有高速快捷、安全可靠、运输力强、舒适准点、绿色环保、维护成本低等优点,适合在大型枢纽城市之间或城市群之间形成高速走廊。

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

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是我国首颗、全球第三颗专用碳监测卫星,突破了超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探测,复杂姿态导引与控制,高精度二氧化碳反演等核心技术,使我国痕量气体卫星遥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碳卫星于2016年12月发射,为我国深入了解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制定合理的二氧化碳减排计划,提供数据支撑。此次科技周活动,该卫星的模型惊艳亮相主展厅。

抗癌新药“泽布替尼胶囊”

由中关村企业百济神州研发的新一代BTK小分子抑制剂泽布替尼胶囊亮相展厅。该药凭借优秀的疗效与安全性,通过了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我国首个国外获批上市的抗癌创新药,目前也已向欧洲、以色列等国家递交上市申请,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之一。

越野滑雪智能训练设备

首都体育学院自主研发的模拟坐姿越野滑雪智能训练设备,为运动员提供室内场景下的模拟滑雪训练和测试。通过结构设计和系统集成,实现不同坐姿、不同插杆姿势的训练和试验数据采集,为专项技术和体能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结合高精度动作捕捉系统和运动生物力学仿真分析算法,可探索不同滑雪姿势下,不同的上肢发力方式,针对不同发力方式带来的关节损伤进行分析。

可穿戴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

上海体育学院此次参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穿戴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已在冬季项目国家队进行示范和服务,未来将尝试应用于常规化训练中,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效果。无创经颅电刺激是一种中枢神经调控技术,通过施加微弱电流调节脑神经,可以提升人体运动功能。上海体育学院研发团队已验证该技术具有提高纵跳高度、促进肌肉激活、提升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功能等效果。

2021年北京科技周主场展示活动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至5月28日 。(来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责编:石溪、梅艺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