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硬核北京

突破传统教学方式,智能教育带来更多可能性!

陈一鸣
2021年08月05日15:2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正在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它不仅帮忙教师批改作业、做试卷分析等教学工作,还能不断提供新的教学资源。2021年2月,北京市海淀区、天津市河西区、广东省深圳市等10个市、区进入教育部关于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公布的新一轮获批名单。该项目旨在大力发展智能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模式转变和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涌上新一轮科技大潮的浪尖,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程度在急速深化,给予了孩子们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实现了教育的优质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

什么是智能教育?

智能教育,即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衍生领域。它通过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同教育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它致力于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从而建设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智能教育运用的技术带给教学方式哪些改变?

备课—大数据筛选

智能教育通过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筛选数据,使得老师更容易发现学生共性问题,进行科学的针对性教学,从而让备课更加轻松、高效。

举例而言,学生每次学科周测后,智能教育就会派上大用场,自动生成试卷分析报告,帮助老师筛选易错题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共性问题,预设讲评顺序等等。它会分析每个学生的优劣势学科,智能分组,从而更高效地进行分组讨论教学。在巩固练习部分,它会通过大数据自动推荐一批与错题同类型的补充题,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 “就题讲题、有讲无练”的问题。

授课—自适应推荐技术

智能教育采用自适应推荐技术,基于对学生掌握程度的精准判断生成知识图谱,教师据此分析每个学生的课堂实时掌握情况,从而有助于教师把握授课节奏与内容重点,推进精准教育。

上课过程中,学生会通过电子设备实时反映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和练习题作答情况,系统运用自适应推荐技术,通过数据手机与分析自动生成实时学习报告,教师从而可以把握课堂难点,更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与练习。通过这样实时沟通的教学模式,智能教育让授课更适应每一位同学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极大促进了每名学生的精准巩固提升,以及教育资源和学生之间的智能匹配。

阅卷—机器学习

阅卷是老师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也是耗时费力的一环,智能教育通过机器学习建立评分模型,全面掌握评分标准,极大减轻了老师的阅卷负担。

为了保证智能阅卷的客观性,“模型”的科学与否就显得至关重要。系统不仅会使用常用的浅层表征,而且还会对难度较高的篇章结构、语法问题等维度进行探索。在批改作文时,它会尝试构建和利用有效的“特征”,来描述作文水平、指示作文质量。对于文科主观题,则会通过版面和图文识别获得题目与学生作答内容,而后利用智能定标筛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进行专家定标评分并学习评分模型,最后对机评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智能教育让学习更具针对性

智能教育不仅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创新,而且让学生的学习计划更加个性化,更具针对性。自动判断当前学习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列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生成个性化练习题,判断其学习盲区,定位教学片段,配合生成变式训练等等都让学生的学习更具科学性、针对性。

大数据筛选发现共性错题,自适应推荐技术量身定制适应学生学习节奏的专属课堂,机器学习实现快速阅卷,智能教育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计划更具针对性,为教育带来了更多可能性。(陈一鸣)

专家: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于晗

(责编:王婉莹、杨鸿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