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锥桶”有大“智慧”!智慧锥桶有哪些神奇之处?

3月1日,北京市召开全市交通工作会议时表明,要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交通体系。作为现代化交通体系的产物,“智慧锥桶”在交通安全方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可能很多人会疑惑,什么是“智慧锥桶”?它有什么神奇之处?
资料图片:智慧锥桶。
什么是“智慧锥桶”?
早在2020年3月,北京海淀区园林绿化局作为全市首家试用单位,在成府路施工地点放置了首批5个“智慧锥桶”,试用效果良好。“智慧锥桶”内嵌北斗导航芯片,依托自研算法,实现道路相关信息的实时精准采集。同时,通过与高德地图APP数据平台无缝对接,将道路信息上传至高德地图,高德地图驾车导航以语音形式提示车主,让车主预知前方路况,以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遇到有施工区域,放上“智慧锥桶”,就能提前在导航地图上标出道路养护施工区域。司机打开高德地图,设置好行驶路线后,系统会自动显示路线上存在的道路施工点位,提示过往车辆提前避让。
“智慧锥桶”的神奇之处
与传统锥桶相比,智慧锥桶的不同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①外形发生改变。“智慧锥桶”头顶安装着警示灯,装置底座上有“占道”与“封闭”两个按键,分别对应着“影响通行”和“无法通行”两种道路情况。
②智能化提升。“智慧椎体”出现以前,事故信息、道路占道施工等相关信息都需要人工报送。“智慧锥桶”投入使用后,因其采用卫星双模定位,便不再需要人工的报送。
③更加安全。传统锥桶在提醒车主绕开施工路段时,驾驶员往往靠近才能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智慧锥桶” 能够引导司机提前避开施工路段或减速慢行。位于锥桶底部的采集装置,可以自动采集路况信息上传至导航后台,如采集道路占道施工、封闭等信息,方便用户了解路况,从而通过导航引导车主提前躲避施工路段或减速慢行,不仅给道路养护人员安全保障,也让司机出行更加安全。
“智慧锥桶” 采用了现代物联网技术,强化了人、车、路之间的联系,在养护施工、事故处理、道路救援等日常工作中有着广泛的运用。道路养护和清障作业工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虽然工作人员会放置安全作业标识,但是在开放的高速公路上,汽车行驶速度较快,还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智慧锥桶”系统的使用,让司乘人员通过导航软件的语音提示或收听广播就可以远距离提前预知前方道路作业、施工、占道、封闭、管制等信息,避免清障救援时二次事故的发生,做到了主动安全。
专家: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卜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