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与学生约定学成必须回国
2021年05月13日14:20 |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个人档案:
潘建伟(1970-) 浙江东阳人,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上量子信息和量子通信实验研究领域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学期间,潘建伟接触到了量子力学,但是当时科研条件有限,资源匮乏。潘建伟决定出国看一看。
1996年,他留学奥地利,第一次见到了导师蔡林格教授。当时,导师问潘建伟以后有什么打算,潘建伟回答:“我想要在中国建一个和您实验室一样世界领先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690万元经费的支持下,学成后的潘建伟回国开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建实验室。
量子物理实验室需要激光器、电子学、材料学、探测技术等各方面的人才资源。为了组建这个实验室,潘建伟国内国外两头跑,也将一批有志于从事量子物理研究的年轻学生送出国门,他们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学成后必须回国。
在国家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年轻学子陆续学成归来,渐渐形成了一支优势互补的团队,在国内开展系统性工作。
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成功,率先实现了三大科学目标,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跻身国际领先地位。
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编:董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