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漫画⑤:新冠肺炎知识及就医流程

2020年02月10日08:45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近期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命名2019-nCoV。

2.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是否会被感染,主要取决于是否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

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者,感染后可能病情进展更快,严重程度更高,预后较差。

根据目前对患者的治疗情况来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只有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3.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亦可通过接触传播,包括:

①吸入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喷出的呼吸道飞沫;

②眼结膜、鼻黏膜等处沾染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痰液、血液、呕吐物、体液、分泌物等;

③手部沾染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痰液、血液、呕吐物、体液、分泌物等,或触摸被这些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器具后,再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等。

4.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已有确切的证椐表明可以人传人。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5.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认为是直径>5微米的含水颗粒。

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以内)进入易感的黏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6.什么是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包括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患者或病菌携带者。

间接传播是指皮肤或黏膜接触患者或病菌携带者的痰液、血液、呕吐物、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或接触被这些体液污染的物品、器具等。

手常常扮演着间接接触传播的媒介,手在触摸被病菌污染的物品或器具后,通过揉眼、挖鼻等,使皮肤和黏膜沾染病菌。

7.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14天内曾与病毒感染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

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学、同事,同一交通工具的乘客等。以及其他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感染患者的陪护人员、同乘电梯人员等。

8.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

所有跟确诊或疑似感染病人有接触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都应该有14天的健康观察期。

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

一旦出现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泻,立即就医。

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而流涕等症状少见。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发展迅速。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10.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同时符合以下2个条件:

(1)流行病学史:在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或其他疫情高发地区的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接触过来自武汉或其他疫情高发地区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居住区传染病流行,有被传染者。

(2)临床表现:发热;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在观察的同时,采集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即可作出病原学诊断。

11.何时就医

如果同时符合以下2种情况,应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1)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2)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聚集性发病。

12.就医时注意事项

(1)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

(2)前往医院的路上及就医全程应该佩戴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

(4)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双手清洁,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5)任何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

(6)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或疫情高发区的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来源:中国人口出版社

(责编:赵亮、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