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距离“典赞·科普中国”活动举办还有1天。“典赞·2019科普中国”活动由中国科协主办、新华网承办,目前经过申报评审,分别已有20件科学传播事件、20条“科学”流言终结榜、20个科普自媒体、20个网络科普作品、20位科学传播人物入围今年的候选名单。
在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的入围名单中,有的是院士,有的是研究员,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教师,有的是主持人……他们是科普工作的“主力军”,地为科普事业贡献着力量。下面,让我们一同来认识这20位候选人,回顾他们在科普道路上印下的足迹。(按姓氏笔画排序)
1. 王元卓
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
1978年9月生,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因手绘《流浪地球》电影讲解图被公众广泛关注,被称为“硬核科学家奶爸”。多年来,他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坚持做“好玩的”科普,他创作的手绘科普读物深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2019年,他发布网络科普文章、视频共100余个,吸引了2000余万人次阅读和4000余人次讨论,被新浪微博评为“2019十大新锐科普大V”。他参加的科普活动和科普讲座以网络视频形式发布后,观看量超百万人次。其个人科学传播事迹被央视、北京卫视等十余家电视台报道。
2. 王爽
推荐单位:中山大学
1984年2月生,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科普作家。著有《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给孩子讲宇宙》《给孩子讲相对论》等畅销科普图书。在新浪微博@王爽_宇宙奥德赛长期发布专业性、趣味性的天文原创科普文章,已成为拥有近200万微博粉丝、总阅读量超6亿的“科普大V”。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电视台、图书馆、中小学举办的科普讲座,并担任凤凰卫视、深圳卫视的演讲嘉宾。
3. 支修益
推荐单位:北京百科康讯科技有限公司
1959年9月生,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特聘为健康科普专家。作为我国控烟与肺癌防治领域知名专家,始终胸怀“健康为民”的责任和担当,为积极倡导我国控烟与肺癌早诊早治、肺癌规范化诊疗,他创作了肺癌防治等科普内容,并通过多媒体渠道进行传播,阅读量累计超10亿人次。截至2019年11月,他与百科名医网合作制作审核的词条达80余条,并先后被百度、搜狗、360、今日头条等平台收录、传播。此外,他多次策划组织各种线上线下科普活动,效果良好。
4. 冈特·鲍利(Gunter Pauli)
推荐单位: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
1956年生于比利时,是世界知名经济学家、生态活动家、国际智库罗马俱乐部成员、“蓝色经济”模式创始人和零排放研究创新基金会(ZERI)发起人。他创作的《冈特生态童书》(1—360册)以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为蓝本,深入浅出地讲述地球生态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该书荣获科技部颁发的“2014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并在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主办的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中获“十大中国自然好书自然教育奖”。他连续六年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生态环保科普讲座,走进北京、上海、广东、广西等20多个省区市的200多所学校,向10万余名师生介绍生态科技与科普知识,对普及和深化生态环境教育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被中央及地方媒体广泛报道。
5. 牛望
推荐单位:中国地震局
1983年2月生,安徽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副处长。他扎根基层,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工作,通过作讲座、写著作、演戏剧、创教具、震区宣讲等形式,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平台,传播“有用、有趣、有料”的防震减灾知识、技能和理念。他走基层、进军队、入机关、去学校开展讲座近200场,部分课件被安徽省教育厅推广,听众观众数百万人。他参与组建志愿者队伍20余支,指导演练30余场,参与编写演练指南1部、专著3部,在震区开展应急科学传播十余次,曾荣获“全国科学实验展演一等奖”“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同时被中科院、科技部授予“全国十佳科学实验展演人员”称号,被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授予“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大使”称号。
6. 旭东
推荐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1980年2月生,藏族,四川省广播影视少数民族语言译制播出中心《云丹科普苑》制片人、主持人。他长期在藏区用藏汉双语的形式开展线上线下科学传播工作。由他制作的《云丹科普苑》节目深受藏族同胞欢迎,现已录制400多期,累计时长10000余分钟,他为制作该节目内容,每年要在高原上奔走上万公里。此外,他和团队还会定期进入川、藏、滇、青、甘五省及周边地区的牧场、村寨、寺庙等地开展“藏汉双语”科普宣传活动,为藏区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惠及数百万藏族同胞。
7. 刘晓东
推荐单位:中国气象局
1983年8月生,辽宁省大连市气象局气象节目主持人、气象科普使者,曾被科技部授予“全国十佳科普使者”“全国优秀科普讲解员”,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十大气象科普创客”。他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和省部级表彰,如“第七届全国气象节目主持人评比一等奖”“第二届全国金牌主播——全国百优主持人”“第三届全国金牌主播评选——全国十佳城市主播”,是气象局系统中唯一包揽全国各级别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的工作人员。同时,他利用自身影响力先后在《我是演说家》《一站到底》《越战越勇》等著名节目和大型活动现场进行科普讲解,成为气象科普的“使者”。
8. 苏德辰
推荐单位: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
1964年4月生,博士,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科学顾问,2017年被自然资源部聘为首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他长期致力于科普工作,撰写科普图书《地质之美——经典地貌》《奇美天成丹霞山》和《矿物日历(2020-2021)》及科普文章百余篇,开设了博客、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个人自媒体账号。其中,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地科苑”访问量超140人次,在抖音平台发布地学科普视频300余条,总播放量超1.2亿人次,并在“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上任“科学队长”。此外,他还以图片、视频和线下讲座等形式为公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
9. 杜青
推荐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1969年8月生,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新华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她恪守医德、医术精湛,带领团队研究国内儿童康复工作,是国内享有盛誉的儿童康复医学专家。她率先用科普打通了向大众传播医学知识的“最后一公里”,发表原创科普文章600余篇,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普宣讲义诊100余场。她牵头组织了全国首届康复科普大赛,举办了20余期“家长学校”讲座,主编《儿童康复大百科》等多部科普书籍,创建“爱暖西部康复人才培养”公益品牌。她不仅热衷科普工作,更在培养科普人才方面不遗余力,目前已培养400余名西部儿童康复医师。
10. 吴宝俊
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1981年12月生,理论物理学博士、九三学社中科院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协会员、科普作家、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科学普及出版社名誉作者、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特邀科普评论人。他长期从事科普创作、一线科学传播工作及中科院公益性的科普工作。他参与翻译科普读物,策划组建了“赛先生”“返朴”等知名科普微信公众号并担任编委,同时,他还担任了《加油向未来》《学不分科》等多个科普节目的科学策划人,在全国十多个省市的中小学校和科技馆开展科普讲座近百场。个人出版译作荣获中科院“优秀科普图书奖”、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文津奖科普推荐书目”等多项荣誉。
11. 张宇识
推荐单位: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1988年3月生,理学博士,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他长期在全国各地开展线下科普讲座及科学脱口秀表演,通过脱口秀的创新形式,将科学与文艺相结合,深受大众喜爱。他创作的有关内容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各省级卫视等媒体报道和展播,作品曾获科技部“2018年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奖项。此外,他独立创作的科学电影剧本《蓝色妖姬》《假面舞会》《黑白符》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青年优秀电影剧作扶持计划”,其中《假面舞会》获2018年国家电影局“夏衍杯”潜力电影剧本奖。此外,他还担任芒果TV科学网络剧《女生日记之做决定事务所》编剧及科学顾问。生活中他爱好广泛,喜欢演奏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
12. 陈征
推荐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1981年9月生,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副秘书长。曾担任《加油!向未来》《正大综艺·脑洞大开》《是真的吗?》《解码科技史》《透视新科技》《挑战吧太空》等科普节目和多部实验类舞台剧的科学策划顾问。作为顾问和审读专家,他还参与编写了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以及《当诗词遇见科学》等儿童科普读物。
近年来,他积极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以科普剧、短视频、科普出版物、线下讲座、科学表演、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传播科学知识。个人抖音号“陈征博士——科学实验大玩家”发布的科普短视频播放量达2.2亿。他还曾荣获“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一等奖”“科技日报社——科普达人”等称号。
13. 苟利军
推荐单位:国家天文台
1975年5月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恒星级黑洞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他在做好科研工作之余,长期参与科普创作和传播活动,创作天文热点科普文章20余篇,文章首周阅读量均在3000万以上,参与科普讲座百余场,曾在央视一套《开讲啦》节目中为大众解读关于黑洞的科学知识。如今,他仍积极通过撰写文章、翻译书籍杂志的方式开展科普传播工作。曾荣获两届“文津奖”“中国优秀科普图书”“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大赛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网络科普联盟‘科普启明星’”和“科普摘星人奖”,同时他还是第二批“抖音科普顾问团”成员。
14. 林群
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1935年7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泛函分析、计算数学研究。曾荣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捷克科学院数学科学成就荣誉奖章”“何梁何利奖”“第十二届华罗庚数学奖”。
让初学者也能理解和运用微积分是林群的心愿,为此他投入大量精力在科普教育工作中。他曾说:“教学不能脱离科普,科研也不能脱离科普,因为科学最终是要面向大众的。”2019年6月15日,他作为演讲嘉宾登上“SELF格致论道”讲坛,为现场1000多名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数学的精彩演讲,反响热烈。此次演讲视频被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浏览量超800万人次,转发量超3万人次,收藏量超8万人次,并引发网友对“数学教育和学习”话题的广泛讨论。
15. 赵静
推荐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1968年5月生,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神经病学系副主任、中国卒中学会“中风120”行动组组长、上海市女医师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曾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仁心医师、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闵行区领军人才等称号。她提出“中风1-2-0”这样一个迅速识别中风并即刻行动的方法,重点强调中风急救,宣教先行,通过开展前期调研及推广宣传,让公众进一步认识了脑卒中急救的相关知识。她还带领全国12个省的1万多名医务人员在全国各地开展了数百场中风急救科普活动,创作了系列方言版视频,科普成果荣获上海市“医树奖”医学科普创新一等奖、国家卫计委脑防委微电影大赛二等奖。
16. 段玉龙
推荐单位:自荐
1982年7月生,主持人、记者。作为一名科普主播,他生活中的“规定动作”已成为寻找话题,联系科学家,编辑稿件,对外播音。他制作的《照亮新闻深处》是一档每日播出的广播科普栏目,该栏目迄今已播出7年,共计2500多期,总时长超过100000分钟,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十佳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北京广播电视总台颁发的“栏目创新奖银奖”“栏目创新奖金奖”。2014年,北京市科协聘任他担任“北京科普宣传大使”。段玉龙也于2016年荣获由中国科协等九部门共同颁发的“‘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此外,他每日还通过新浪微博、北京时间等网络传播平台开展科普节目直播,累计观看人数已超千万人次,截至2019年11月,新浪微博@玉龙小段粉丝数量已突破110万,该微博账号还曾获中国科协“典赞·2018科普中国十大科普自媒体奖”。
17. 袁亚湘
推荐单位: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
1960年1月生,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他长期从事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等领域研究工作,在非线性优化计算方法、信赖域方法、拟牛顿方法、共轭梯度法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非线性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袁氏引理”。
2019年10月,他正式就任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主席,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应用数学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被学界称为我国数学界的历史性突破。作为学界泰斗,他不仅在自身研究领域贡献卓著,还热衷于参加青少年科普工作,是“科研先驱”也是“科普先锋”。在“我听院士讲科学”等科普活动中,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故事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普及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如今,他在承担科研、管理和建言献策等工作同时,还经常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科普讲座。
18. 耿华军
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979年7月生,科普自媒体“星球研究所”创始人。他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6年创办地理科普类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被读者亲切地称为“所长”。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与专业科研机构和相关领域科学家建立广泛合作,本着严谨的创作态度以文字、影像等形式创作科普内容,传播地理、地质、工程、天文等学科领域知识。历经3年,“星球研究所”微信公众号订阅人数已超200万,文章平均阅读量达50万,最高阅读量超1000万。2019年10月,“星球研究所”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撰写的《这里是中国》上市一个月即印发40万册。此外,他还多次参与由TED、中信出版社等机构主办的科普演讲。
19. 徐海
推荐单位:中国化学会
1978年2月生,中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光电材料研究。徐海关注到化学常被公众“妖魔化”,2010年起,他开始投入大量时间积极创作化学类科普作品,宣传“化学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念。2012年,他用动漫、歌曲等形式创作的《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系列科普课程成为中南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被科技日报誉为科普界“时尚教主”。2019年,他创作的“走进流行歌曲中的科学世界”“化学魔法师”等科普内容,在大学生和社会公众中引发积极反响。同时,他撰写的《名侦探之化学探秘》荣获科技部“2018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中国化学会“2019年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优秀科普图书”。
20. 董健
推荐单位:上海市科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965年5月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二级教授、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副主任委员。他主持成立了国内首个医学科普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并担任所长。他策划创作的《中青年及老年颈椎腰椎健身操》系列微视频观看人数超3000万人次,主编的《专家解答腰椎间盘突出症》《细说腰椎退行性疾病》等系列科普图书重印十次,销售超过10万册。他先后入选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他还曾获“第十二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上海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国家科技进步科普专业组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奖项,是中国科协科普辟谣平台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