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媒惠”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举办 聚焦“气候、环境与生活”

2019年10月21日08:40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气候变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0月18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中心主办,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三四匠”工作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编辑室、科普办承办的第24期“刊媒惠”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之“气候、环境与生活”专题沙龙在北京举行,带领公众探索气候、环境与生活。

沙龙现场(主办方供图)

本期“刊媒惠”沙龙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玉平主持,并邀请了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进展(英)》(AAS)编辑部、《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英)》(AOSL)编辑部和办公室推荐的4位科学家。科学家们将论文中的知识与研究成果推介给现场的大众、媒体及网络上观看直播的朋友们,希望通过科学解读带动广大民众客观、理性地了解气候、环境与生活的关系。

沙龙开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学杰带来《全球变暖,人们会感到温度越来越舒适吗?》的主题演讲,向公众介绍了他的研究团队使用气候模式作为工具,在综合考虑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及人口变化等因素的作用下,研究了未来中国舒适度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中国区域总体热的感受在增加,冷的感受在减少;舒适感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寒冷区域增加,而在人口密集的温暖及炎热区域则明显减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君以《人类活动要对极端高温负责吗?》为主题,向公众介绍了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频繁高温热浪天气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东部极端高温事件主要是由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人为气溶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消温室气体的影响,而自然外强迫因子的影响贡献则很小。

接下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潘月鹏以《聊聊氨在重霾污染里担任的角色》为主题,向大家介绍了其团队在观测我国近地面氨气浓度的空间分布后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了华北和西北是我国氨气热点区,长江以南地区浓度较低等特点。在重污染期间,大气氮同位素源解析结果印证了我国城市观测到的高浓度氨气与化石燃料燃烧源排放有关,而区域农业源的贡献并没有以前预期的那么大。未来需要更多关注“非农业源”氨气排放,同时,控氨减排刻不容缓。

最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分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吉东生以《大气霾污染的元凶之一——有机碳和元素碳》为主题,向大家介绍了在过去的五年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改善空气质量,并且为保护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采取了重要措施。为了评估空气污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对OC(有机碳)和EC(元素碳)进行长期连续观察并研究其长期变化。研究数据显示,OC和EC是PM2.5的主要贡献者,并且它们的浓度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而增加。同时,OC和EC呈现明显的季节、月、周和日变化特点。

沙龙结束后,吉东生带领现场观众参观了中科院大气物理所325米高气象观测塔、地面观测站设备仪器、大气化学实验室以及大塔数据机房,让公众更真切感受到了气象的奥秘,同时也增进了公众对于气象科技和气象工作的了解和认识。

自2016年6月启动至今,“刊媒惠”推介的科技论文成果内容涉及公众关注的气象、医药、食品安全、航天、测绘、环境保护、疾病防控、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通过现场活动及网络直播,向线上线下公众普及看似晦涩、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研进展和科技成果。

(责编:魏思敏、王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