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计划防范新型网络诈骗公益行动”发布会现场。
人民网北京8月7日电 (记者 董菁)8月6日下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新闻办公室,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刑侦局和腾讯公司联合主办的“守护者计划防范新型网络诈骗公益行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的《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2019上半年)》显示,90后被骗率高,18至28岁的被害人占比高达54%,中老年人被骗金额最高,45岁以上被害人的人均受骗金额约为7000元。
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孙劲峰介绍,2019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5.1万名,破获案件5.8万起,同比分别上升32.3%和3.0%,为群众避免经济损失135亿元。
报告对2019年上半年各种电信网络诈骗的举报情况进行盘点归总,归纳为交易诈骗、兼职诈骗、交友诈骗等十大诈骗类型。其中,其中,交易诈骗、兼职诈骗、交友诈骗、返利诈骗合计占比超 70%,免费送诈骗、盗号诈骗少量存在,其余诈骗类型比例相当,诈骗场景总体呈现多样化。
值得注意的是,被害人性别分布上,男女分别占比63%、37%,男性被害人数量是女性的近两倍。地域分布方面,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中、华东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广东省位居榜首。
报告还梳理了电信网络诈骗的七大特征:第一,交易型诈骗最为高发,纯获利类诈骗日渐淡出;第二,90后被骗概率高,18-28岁之间的被害人占比高达54%。中老年人被骗金额高,45岁以上被害人的人均受骗金额约为7000元,远超其他年龄段人群;第三,广撒网骗财骗信息,全面榨取被害人价值;第四,交友骗入“杀猪盘”,多种黑产相互勾连,例如赌博、博彩等;第五,群聊群控做迷局,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成诈骗工具;第六,跨平台诈骗日益增加,多平台成引流入口,例如二手交易平台(28%)、婚恋招聘网站(19%)、短视频平台(11%)等;第七,转发分享引流,裂变式传播害己害人。
最后,报告提出五点建议:不断完善技术策略,加固安全防护屏障;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完善法律规制方案,加大源头黑产治理;多行业多领域协同,加深合作优化实效;呼吁用户积极参与,加入“反诈行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