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思考 你关心过自己的“意识”么?

李云洁

2019年07月19日16:22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故事陈述:瑾瑜在无人的会议室整理文件,一个小姑娘(后文称M)径直走进来,坐在瑾瑜身边,机械式地给文件盖公章。瑾瑜在旁边能感受到有一种忧郁的气场,她默默地接过了M手中的一大摞文件,一边帮她盖章一边轻声对她说,“我帮你盖,好么?我什么都不问,就这么静静地陪你待着。”几句简短的对话后,M的泪水从隐藏,到不受控制地往下掉,依然试图竭力地隐忍着……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失去,可能是亲人离世、失恋、走失宠物,又或者是其他的故事。有的事情可以解决,有的失去或许永远都找不到答案。为什么总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呢?当我们遇到负性情绪的时候,意识和躯体是如何做出反应的?为了向社会普适的道德标准靠拢,为了向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又是如何有意识地不断强迫自己的呢?强迫、压抑自己,真的好么?

瑾瑜和小姑娘M的对话仍在继续,M的精神状态在3个月的时间内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值得我们来分析和探究。

第一个阶段,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和健身中,主动承担工作、一周去健身房6-7天,把自己累到没有时间去思考甚至喘息。当筋疲力尽地躺在床上时,至少还可以保证每天4个小时的睡眠,虽然能进入深度睡眠的时间很少,但这样已经很好了,否则根本睡不着。

第二个阶段,频繁做梦,会梦到想念的人和事。早上醒来恍惚空无,经常性头疼,精神不振,头昏目眩。此阶段身体已经发出了严重警告,依然可以被M刻意地控制并忽略掉。

第三个阶段,梦境的内容出现了篡改,思念的人和事在梦境中交织融合在了M现实的生活画面里面,并配合身体的反应。此阶段,M对自己的思想控制不了了,强压式的抗争失去了作用,这让M感到恐惧,随时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

瑾瑜认为,这是强迫行为下,将思想或思念不断压向意识深层的现象。越是自律、坚强、表面平静不肯外露柔弱的人,越倾向于通过高压、逼迫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正常,进而产生抑郁的情绪,我们俗称“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扛”过情绪,有过“抑郁”而不自知,轻微的抑郁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改善,持续时间较短;中重度的抑郁,就是病症了,时间可能长达数年甚至更久,我们都知道很多人要通过药物来调节。

今天我们只来聊聊意识,通过意识分解,更了解自己。

弗洛伊德在早期的精神层次理论中就阐述过,人的意识大致分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又称下意识)、潜意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都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面发生和进行,就好像地壳的深浅层次一样,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意识(conscious)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这一部分既然能察觉,也就可以控制。这里所说的控制,包括冲动行为。冲动骂人甚至大打出手,其实都属于这一层面,即自己能意识到,并且本可以通过理性意识来控制行为。对应到M的第一个阶段,即通过高强度的体力透支,来转移注意力,稳定自己的外向行为。

前意识(preconscious)又称下意识,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的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

这一部分在意识层面中是连接层,连接着意识和潜意识,起调节作用。对应到M的第二个阶段,通过梦境向深层次的潜意识过渡,开始不受主观意识的控制,反应在身体上,濒临体力的极限值。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

这一部分处在意识的最底层,出于原始本能,可能会与理性、道德相违背,看不到摸不着,原生自发,当它出现后我们可以用理性控制,却无法控制它的出现。对应到M的第三个阶段,梦境的篡改和身体反应的不受控,皆属于正常现象。事实上,身体极度疲累,造成主观意识变弱,这种不受控制的状况可能会更加显著。我们需要知道,不受控是正常的,不可耻,也用不着恐惧。

当我们了解到上面这些概念后,是不是也可以尝试着去解读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呢?

心灵鸡汤中常说的一句话是,“世界上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除了你不敢面对的那一件”,之于意识,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不要强迫自己去否认存在,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失去既成事实,理由已经不重要了,痛苦是正常的,躲避没有任何意义,要逐渐学会与自己的痛和思念意识共存。

美国心理学家ElizabethKübler-Ross在她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一书中提出了“哀伤的五个阶段”(Five Stages of Grief)。

1、Denial否认

2、Anger 愤怒

3、Bargaining 讨价还价

4、Depression 消沉

5、Acceptance 接受

这五个阶段适用于任何关乎失去的哀伤,死亡、失恋(仅次于死亡)、失去朋友、失去健康……每个人只有完整经历了这个轮回,才能算是真正走出了哀伤,我更愿意理解为是接受了哀伤。处在每个阶段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因经历而异,中间出现某几个阶段的回溯,也很正常。

了解了这些规律,知道了千千万万的人都和我们一样,在经历着相似的心路历程,会坚定我们的信念和信心走出哀伤。即使当时天崩地裂,对自己充满怀疑,只要知道这个规律是真的就可以了。一个月、三个月、半年……阳光依旧普照,我们不曾停止生活。

这就是我们的意识,之于物质之上,玄妙而美好。当我们本着研究的态度去审慎自己,会发现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接纳失去的人或事曾经带给我们的幸福,接纳失去,接纳意识的存在,让强迫的意识逐渐从意识的最底层回升到表层,恢复自我控制。在帮助和陪伴他人的过程中,也会收获到治愈自己的很好的体验。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接纳自己,实现自我的成长。

本文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编:吴晓琴、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