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医学更神奇”

第22期“刊媒惠”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在京举行

2019年07月01日15:00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人民网北京7月1日电 6月27日,第22期“刊媒惠”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之“科技让医学更神奇”专场在北京协和医院学术会堂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中心主办,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三四匠”工作室承办,《协和医学杂志》、新浪科技协办。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本期“刊媒惠”沙龙由《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孙静担任特邀主持人,邀请了3位来自医学领域的专家,把最新的科研理论与研究成果推介给大众媒体、现场观众及网络上观看直播的网友,希望能够通过详尽的解读带动广大观众了解深度学习、基因测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洁结合论文《基于深度学习的皮肤影像分类》为现场观众带来《皮肤病人工智能——未来超乎你想象》的主题演讲。她介绍,人工智能(AI)技术在皮肤影像领域的应用包括医学影像、临床决策支持、药物研发、病理学等。皮肤病看似容易诊断,实则非常复杂,AI技术诊断具有范围广、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对于临床诊断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操作简单、重复的工作,使医生能够进行更深入、更高层次的科研与创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博士生黄晶晶根据源论文《二代测序技术在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带来以《下一代测序技术——让微生物无处遁形》为主题的推介。她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于1990~2001历时10余年完成草图,采用一代测序技术Sanger测序。2005年诞生出更优化的第二代测序(NGS),NGS在微生物领域可以应用于:医院感染性疾病爆发的调查、未知病原体的鉴定、毒力分析、耐药基因组的研究。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建立一个全球范围内共享的NGS数据库非常有必要,其将有助于突发新发感染性疾病的及时诊断,并有助于开发微生物基因组学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监测和疫情调查的潜力。

接下来,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医师刘睿峰以《当B超遇见人工智能——从甲状腺结节诊断说开去》(源论文为《人工智能在超声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为主题进行成果推介。他表示,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实现方法的一部分,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经训练后能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其中的一些模型,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方面具有比人工识别更快、更准确的优越性。而这项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病理诊断上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明显优于传统诊断方法,但在任务范畴、数据共享、标准化及数据隐私、患者安全及医疗权责等方面也具有局限性。

据了解,自2016年6月启动至今,“刊媒惠”推介的科技论文成果内容涉及公众关注的气象、医药、食品安全、航天、测绘、环境保护、疾病防控、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通过现场活动及网络直播,向线上线下公众普及看似晦涩、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研进展和科技成果。(实习生耿文华)

(责编:耿文华(实习生)、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