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是引起肾绞痛、肾盂肾炎和梗阻性肾病的主要原因。肾脏为何会长出结石,目前原因还未完全明确。泌尿系结石是一可治疾病,正确的治疗选择非常重要,选择不当会给肾脏造成“二次损伤”,而梗阻性肾病是一可防、可治的疾病,及早正确解除梗阻是防治梗阻性肾病的关键。
一、什么是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统内的结石又称尿石,是指在泌尿系统内因尿液浓缩,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沉淀形成颗粒或成块样聚集物,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泌尿系统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结石,但常始发于肾,肾结石形成时多位于肾盂或肾盏,可排入输尿管和膀胱,输尿管结石几乎全部来自肾脏。尿石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多发生于青壮年,左右侧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90%含有钙,其中草酸钙和磷酸钙结石占80%以上。
二、为什么会得尿石?
自然环境、饮食结构、先天因素和后天疾病所致的代谢异常等多种原因单独或共同作用可造成尿液中晶体呈过饱和状态、促进尿液成分结晶和抑制结晶的因素失衡,从而导致结石的形成。常见病因:机体的代谢异常(如高血钙、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高尿酸尿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局部病因(尿路梗阻、感染、尿路中存在异物)、药物的使用(氨苯蝶啶、乙酰唑胺、维生素D、皮质激素)、长期卧床、营养缺乏(维生素B6缺乏、缺镁饮食)。影响结石发病和患病的因素很多,如环境因素、种族、遗传、饮食习惯、职业等与结石的形成相关。炎热地区人群出汗多,尿液浓缩易导致结石形成;水质较硬的地区,水中含钙量比较高,使尿钙增高,容易形成结石。饮食习惯上如果饮水少,常饮用咖啡、浓茶等饮料,长期摄入高蛋白、高嘌呤、高蔗糖、高钙膳食较多,可促使尿路结石的形成。
三、得了结石有什么临床表现?
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很大。结石较大,移动度很小,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或在身体活动增加时有隐痛或钝痛。较小结石落入输尿管时可引发肾绞痛,常骤然发生腰腹部刀割样剧烈疼痛,呈阵发性,可伴有恶心、呕吐,疼痛后可出现血尿。如结石合并泌尿系感染,表现为急性肾盂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可有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从尿中排出砂石的病史。部分患者没有症状,多于体检时发现。
四、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
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主要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进行选择。如结石体积较小,直径小于0.5厘米,通过大量饮水、适当运动(如跑步、跳绳)、口服排石药物,结石多数可自行排出。饮水的量要求能够每日尿量达到2500ml以上。肾脏小结石如不引起肾脏积水,可不用治疗,切忌为了排出小结石长期服用“排石”中药剂或中成药,这对肾脏是非常有害的。对于直径大于1.0厘米的肾脏结石,一般可用经皮肾镜碎石术,已进入输尿管的较大结石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碎石术等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生长在肾脏的结石目前一般不主张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因为冲击波可同时损害肾实质。
五、泌尿系结石的预防
1.多饮水
保证每日尿量2.0L~2.5L,一天中饮水量要平均分配,尤其要注意夜间饮水,饮水主要包括自来水、水果、草本饮料及果汁。避免过多饮用浓茶、咖啡和酒精饮料,可降低结石发病率,饮水后适度运动,如跳绳、体操等,可预防结石形成。
2.合理膳食
避免过多摄入高蛋白、高嘌呤和高钙食物;对已行手术取石的患者,应行结石成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合理调整饮食。
3.治疗原发病
对于病理性因素(如原发性甲旁亢)所导致的尿路结石,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六、什么是梗阻性肾病?
梗阻性肾病是由于泌尿系梗阻而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一类肾脏疾病。由于泌尿系统大部分是管道器官,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任何部位的梗阻,最终都将引起肾脏的积水和肾功能的减退甚至丧失。膀胱以上的梗阻,称为上尿路梗阻,常常仅影响单侧肾脏,泌尿系结石是上尿路梗阻的最常见病因。发生在膀胱及其以下者的梗阻,称为下尿路梗阻,由于有膀胱的缓冲,对肾脏的影响比较晚,一旦梗阻加重引起肾积水,造成的损坏是双肾,容易引起肾功能衰竭,前列腺增生和神经源性膀胱是引起下尿路梗阻的最常见原因。
七、梗阻性肾病有何临床表现?
由于梗阻所在的部位、病因和发病的急缓不同,其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异。梗阻性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①疼痛:是梗阻性肾病常见的症状。开始常为隐痛,以后转为持续性疼痛,逐渐增强,一般在发作几个小时内即缓解。间歇性肾积水患者,肾绞痛可突然发生,伴有恶心呕吐,尿量减少,但数小时内排出大量尿液,疼痛消失。②肿物:亦为肾梗阻性疾病常见的症状。新生儿腹部肿物最常见的是肾积水,巨大肾积水时常因发现腹部肿块而就诊,并无其他症状。下尿路梗阻时,膀胱膨胀,在耻骨上出现球形肿物。③排尿困难和尿量改变:在膀胱以下的梗阻排尿困难比较明显,常有排尿费力,尿线细、间断,排尿后滴尿,夜尿增多等症状。亦可出现尿频、尿急、尿潴留、尿失禁。④肾功能不全:泌尿系长时间梗阻,病人可有肾功能损害,表现为夜尿增多、多尿等,急性或长时间的双侧肾脏梗阻,可出现严重肾功能不全表现。⑤ 感染:可以是梗阻性肾病唯一的表现,梗阻病变可能是泌尿系反复感染和难以治愈的原因,而感染又可加剧梗阻性肾病时的肾损害。梗阻合并感染常有寒战、高热,甚至中毒性休克,严重者可死亡。
八、怎样防治梗阻性肾病?
治疗梗阻性肾病最理想的方法是去除梗阻病因,若梗阻尚未造成严重的不可恢复的肾脏损害,则去除病因后效果良好。在情况紧急或梗阻原因不可能去除时,应在梗阻部位以上行造瘘手术。梗阻并发感染时,不仅感染难以控制,还可加速泌尿系功能损害,除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以外,最根本的是设法去除梗阻的原因。如感染严重或出现败血症时,应立即在梗阻以上部位造瘘引流尿液,甚至急诊切除病肾。肾梗阻性疾病已造成肾功能衰竭、甚至无尿时,一般认为无需急诊手术,可以应用透析疗法使患者一般情况改善,查明病因后再进行合理的治疗。
九、梗阻性肾病预后怎样?
一般认为,1周以内的完全性梗阻解除后,肾脏可完全恢复其原有功能,超过1周的完全梗阻,在解除后即难以全部恢复。肾脏完全梗阻2周,在解除梗阻后3~4个月内,肾小球滤过率仅能恢复至70%;4周以上的完全梗阻,在解除后,其肾小球滤过率仅能恢复至30%;超过6周的完全性梗阻即使解除梗阻,肾功能极难恢复;超过8周则肾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陈婷、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刘华锋)
来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义工“幸福银行”医普惠明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