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决赛举行

2018年12月24日13:21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12月23日下午,2018年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决赛在北京市昌平区电视台举办。本次大赛由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技报社、北京市昌平区科协、北京市昌平区传媒中心承办,北京市纲要办成员单位、北京市各区纲要办、区科协协办,“科普中国·科学答人”和“科普中央厨房”提供题库支持,旨在通过网络大赛和线下决赛,帮助北京市民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

2018年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决赛现场。

(主办方供图 摄影/吕择)

活动承办单位、北京科技报社总编辑童庆安介绍了大赛的整体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公民科学素养提出了四点建议。童庆安介绍道,北京公民科学素质大赛自2018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5月30日上线起,截止10月31日,共计154112人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总浏览量为3765750人次。在本次大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北京中青年网民答题参与度较高,且答题正确率也较高。北京网民对健康与医疗、食品安全、气候与环境等三个方面的信息最感兴趣。

从整体情况来看,北京市十六区网民对热点科学术语的了解程度普遍较高,对于“PM2.5”和“人工智能”的熟悉度更高,且大部分网民希望免费获取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相关资讯及信息。公众除了想通过传统的阅读方式获取信息之外,也希望通过参与讨论或听证会、成为科普志愿者,以及参与建议和宣传工作的方式,参与到公共科技事务中来。

在互动竞答环节,来自十六区的参赛选手现场比拼,答题学知识。竞答环节涉及的题目包括“盐吃多了的最主要危害是什么”“脑卒中(脑中风)的最早预警信号是什么”“5G 信息传输的峰值速率可达到多少”“屠呦呦等人发明的青蒿素是用于治疗什么疾病”等。在台上选手积极冲关答题,接受挑战的同时,台下观众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现场答题群,参与答题对抗,赢得精美礼品。

竞答环节中,“太阳光照进树林”“首张人体器官的X光片”“离岸流”等图片题,以及与火灾、开车盲区等热点事件相关的视频题,也让人耳目一新。经过激烈的角逐,各区参赛选手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最终,来自大兴区、平谷区、密云区、西城区、怀柔区、昌平区的6支代表队晋级前六名,进入终极答题环节。

竞赛现场还专门设置了相关科学实验,为观众揭秘“对着燃烧的蜡烛挤压新鲜橙皮会让火苗燃烧得更旺”等多个“神奇”现象,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在情景观察题环节,一部含有10个科学知识的生活情景剧,让台上选手和台下观众积极互动,找出潜藏在我们生活中科学和伪科学,了解例如“塑身衣能减肥”“桶装水开封3天后细菌将增加227倍”“健身就应该喝蛋白粉”等伪科学背后的真相。此外,现场还展示了两组与空气有关的科学小实验,在活跃现场气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喜欢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一名小学生现场参与氧气制备过程实验。(主办方供图 摄影/吕择)

活动现场,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大学、中国疾控中心的三位专家对参赛选手的表现予以点评,并分别就竞答试题所体现出的探索、实证、思辨、质疑以及科学可重复性、可验证性、可证伪性等相关科学精神进行了阐述。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兵表示,科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探索和揭示客观世界及其基本规律,可重复性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它基于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即表面事实下存在普遍的规律,万事万物皆在普遍规律的支配下运行,不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徐维盛也表示,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容易对于某些传统经验或者某个权威机构、权威人士传递出的信息深信不疑,但从科学精神来讲,还是应保持质疑的态度,要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任何实验事实和理论,不可先入为主地相信书本和权威,“我们的学术研究应在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的指引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求知,以获得新的知识、理论以及对新知识、新理论应用的行为。”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历史系副主任苏湛说道:“今天做科学研究也好,做技术研发也好,一定要有理论的指导。理论有可能出错,但同样也需要我们通过实验和理性去不断完善、纠正。当我们看到一个自然现象的时候,我们要去思考它的本质和原理。”

本次大赛共颁发了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大赛最佳网络传播奖1名,最佳网络答题奖4名,优秀组织奖10名,最佳组织奖6名,以及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决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个人参与奖20名。最终,来自平谷区的参赛选手杨星亮、孙嘉瞳获得了本次线下决赛的一等奖,来自大兴区、密云区的参赛选手获得二等奖,昌平区、怀柔区、西城区的参赛选手获得三等奖。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巡视员兼科普部部长陈维成为决赛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主办方供图 摄影/吕择)

(责编:于露、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