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大,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逐渐缩短,这就加剧了电子垃圾处理的压力。以旧手机为例,有些人在更换手机之后会将旧手机随便丢弃,但据《新疆日报》报道,一节1号电池可以污染一平方米土地、一个纽扣电池能够污染60万升水,因此将旧手机随便丢弃的行为无疑也会给环境带来巨大污染;有些人会将旧手机售卖给街边的小摊贩,觉得这样就万无一失了,但这种做法也可能间接地污染环境。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电子垃圾才是正确的做法呢?
2015年6月3日,在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拆解中心,工人们正在拆解电子产品。(李建明/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电子垃圾“浑身是宝”,但回收市场鱼龙混杂
电子垃圾虽然属于被淘汰的电子产品,但其中的某些零部件还可以回收利用。而且电子垃圾中的贵金属含量也非常高,据央视网报道,每吨线路板和每吨手机分别含大约200克和300克黄金,与此相比,每吨金矿石一般只含5克黄金。即在相同重量的前提下,电子垃圾的“含金量”是金矿石的40~60倍。因此电子垃圾可以说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合理回收,不仅能很好地解决电子垃圾的处理问题,而且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电子垃圾“浑身是宝”,这让唯利是图的不法商人们看到了“商机”,于是一些不合规的手工作坊便“应运而生”。据新华网报道,这些手工作坊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和个人利益,多采用露天焚烧、强酸浸泡等落后的方式处理电子垃圾,并且随意排放废气、废液、废渣,这些行为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危害人体健康。据《科技日报》报道,非法处理电子垃圾时产生的有毒物质不仅会直接损害处理者的身体健康,还会间接给其家庭成员和周围社区的居民带来健康问题。而且如果在处理过程中发生电池部件短路等状况,还可能引发火灾等。
如何让电子垃圾“物尽其用”?需要国家、社会、个人“三管齐下”
据新华网报道,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说,要想让电子垃圾“物尽其用”,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建立更具操作性的法律和法规体系。
2、推动该行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设置一定的行业门槛,有序地引导一些生产能力较强、技术较为领先的“散户”对电子垃圾进行科学的回收利用。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新疆日报》向普通公民提出了三点建议:
1、尽量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周期。
2、在生活中应该自觉将垃圾进行分类,并将其投放至智能分类回收站,以便于电子垃圾的分类回收。
3、积极参与电子产品生产厂家组织的以旧换新活动,让电子垃圾从正规渠道进行回收。(宗磊)
本文由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工程师李文博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