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础、重孵化、强民生——来自北京科博会上的科创启示

2017年06月12日08:36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夯基础、重孵化、强民生——来自北京科博会上的科创启示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 第20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10日落下帷幕,天宫二号与对接VR体验舱、C919大型客机、探月工程与火星探测器等一批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科技成果集中亮相,这场犹如“创新盛宴”的科技展览让国人振奋不已。

然而冷静思考,我国离科技创新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条路上如何发力、如何加速,来自科技创新一线的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者、科研人员说出了他们的思考。

科创强国要夯实基础研究

在科博会1号展馆,一款名为“双足型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设备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这款由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将帮助截瘫、偏瘫、脑瘫及人工关节置换患者重新站立行走。开发这款机器人的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静说,这款机器一旦投入市场,价格将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造福广大患者。

记者走进科博会龙芯中科的展区,两平方米见方的展区里陈列着几个小小的通用处理器。龙芯中科市场部经理陈永涛介绍,通用处理器是电子设备的核心器件,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战略产业之一,“芯片”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龙芯CPU首席科学家胡伟武表示,自主研发比直接引进处理器芯片见效慢;走市场化道路,比起实验室研究更苦;建立自主软硬件体系,比只在单一领域做单一产品更难。

“基础研发虽困难重重,但坚持下来就是持久的胜利。”胡伟武说。

在中科院院士薛其坤看来,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已集聚了一批非常优秀的科学家、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科研基础。从长远看,有很多当时没有应用的基础研究,反而变成了技术革命的重大推动力,助推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进步还需要坚实的基础研究。

科创强国应促进成果转化

本届科博会上,“成果转化”成为与会企业和人士频频提及的关键词。

在科博会主题报告会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才让表示,科技成果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从“创新”到“创业”,只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我国应用技术研究存在着‘断档’问题,经常出现科研成果无法快速转化,或陷入创业‘死亡谷’的现象。”才让说。

在中关村企业展区,记者走进一家名为“安创空间”的孵化器企业展台。与传统创业孵化器不同,安创空间是为处理器企业提供专业孵化的“加速器”,不仅为处理器行业的初创公司提供实验室、技术指导等服务,自身还拥有一批涉及处理器的软件代码等核心专利。

“如果说处理器是一台机器,我们所做的就是为这台机器设计草图,我们是‘基础’的‘基础’。”安创空间CEO陈鹏说。

科技成果转化目前还有不少“拦路虎”。陈鹏说,作为科技型创业企业,最关心的还是知识产权保护,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

作为创业孵化服务提供商,陈鹏说,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还需帮助中小企业理清供应链,搭建好资金与项目的对接平台,助推科技创业企业形成良性态势运转。

科创强国需满足民生期待

服务民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准之一。本届科博会上,一批科技改变民生的技术与产品受到参观者追捧。

“北京通”展台前围满了前来体验的市民。思源政务通集团北京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吕兆海介绍,“北京通”是“智慧北京”的统一入口,在大数据工程连接等技术基础上,将为百姓开放各类信息查询、推送等服务,同时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为第三方提供数据计算结果输出,为政府提供智慧决策依据。

吕兆海说,“北京通”不仅包含了政务服务整合平台、大数据平台,移动整合平台,还将旅游、休闲、度假、交通等应用成功接入,创造了互联互通式的移动服务门户模式。

在科博会现场,贴近百姓生活的科技创新比比皆是。华为的智慧路灯、智慧停车系统;中国电科、奇迹智慧的智慧路灯杆等,具备监控安防、车位引导、停车收费、监测预警等多种功能,已部分应用于北京城市副中心。

绿色环保技术、健康产业等领域也得到长足发展。北汽集团的福田欧辉氢燃料电池客车不仅排放零污染,而且具备低噪音、续驶里程长、能源利用率高等特点。爱身谱基因检测、糖护士手机血糖仪等智慧医疗产品将医疗检测与互联网科技相结合,大大提升了家用医疗器械的使用便捷性。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是科技服务民生的集中体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万碧玉表示,服务民生类的科技创新产品还需明确使用场景、优化使用体验。目前,有些产品价格过高,普及起来还有难度。民生科技除了“做得好”还要百姓“用得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认为,在医疗科技等领域,科技创新在应用层面还应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注重与百姓需求“互动”。通过“新技术获利”,及时推广相关应用,真正将科技成果普惠广大人民群众,也让民生需求助推科技创新。(记者 李斌 涂铭 盖博铭 参与采写 王晓洁 陈旭)

(责编:张萌、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