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海口、文昌两市共商“海澄文”一体化建设,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两地将坚决贯彻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快推进“海澄文”一体化,合力打造区域合作典范。
2016年,“海澄文”地区生产总值1702.2亿元,增长8%,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2.1%。
基础设施方面,江东大道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已开工建设;东寨港大道计划今年年底前工程性通车。产业布局上,去年在厦门举办的“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专题招商推介会上,成功引进59个产业项目,协议投资金额409.86亿元;以“海澄文”为核心的琼北旅游圈已经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空间规划上,完成了《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发展规划》《海澄文一体化区域基础设施规划》等编制工作。创新体系上,积极争取设立海口国家级新区。
据了解,三市县将重点从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融合、生态协同保护三方面发力。
基础设施方面,三市县将加快铺前大桥、江东大道二期等项目建设;推动海口港与清澜港资源整合;合力推进木兰港建设;尽快启动海口通往航天发射城、八门湾绿道、月亮湾等旅游景区的跨区域公交;构建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网络。目前,海口正全力打造琼州海峡水上“半小时交通圈”,实现海口、文昌与环北部湾和泛珠三角的区域协作。推进“海澄文”水网、电网、气网、光网、垃圾、污水等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产业融合方面,在“多规合一”总体规划的框架下,三市县将进一步深化航空航天、南海资源保护开发服务保障和应急救援、全域旅游、热带高效农业等产业领域的合作。在融入“一带一路”方面,“海澄文”将抱团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海洋旅游、渔业生产、热带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生态协同保护方面,结合“多规合一”生态红线的划定,三市县设定产业园区的准入门槛与产业门类的负面清单,建设“海澄文”一体化的生态示范区,加强重大生态保护项目的合作等,例如整合海口三江湿地公园、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和文昌八门湾红树林保护区。
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张琦表示,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强调加快推进“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和“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充分发挥南北两极对周边市县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争取设立海口国家级新区,努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这些为加快“海澄文”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记者计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