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

中华问天录  太空逐梦人

致敬奋战在航天战线上的劳动者

本报记者 彭训文
2017年04月29日09:0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北京飞控中心主任陈宏敏露出笑容。
  张婧摄

  航天伉俪——天舟一号发射试验队秘书田园和其丈夫、载人航天总体部电气总体室主任刘宏泰。

  天舟一号震动试验指挥工作人员。

  2016年11月18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庆祝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任务圆满成功。

  很多人会对这一幕印象深刻:当1999年中国首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时,控制大厅里坐满了白发苍苍的老一代航天工作者。18年后的今天,当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搭乘长征七号火箭升空时,控制大厅里忙碌的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这就是中国航天劳动者实现的跨越。

  “五一”国际劳动节将至,中国航天劳动者仍在辛勤工作中。正是老中青三代航天人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中国航天事业今天的成就。

  

  航天二代:生死不弃  无怨无悔

  近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今年57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一直坚守在任务控制大厅,看数据、判断情况,紧抿的嘴唇显示着他的心情……  

  1982年,大学毕业后的包为民来到航天部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工作。他至今仍记得进所第一天老所长刘纪原的一句话——“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在这里,他开始了35年为航天事业辛勤工作、自愿奉献的无悔人生。

  包为民把从事航天事业看作一种荣誉,他说:“每次航天发射成功后,每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振奋。作为航天人,体会就更深刻。希望我们的工作为中国书写一个更加绚烂多彩的未来。”

  58岁的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职工徐立平对此深有同感。3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极其危险的航天动力燃料微整形工作,曾多次经历生死考验。

  1989年,一台国家重点型号的发动机出现内部缺陷。为彻查原因,厂里决定成立突击队,把燃料全挖出来。刚参加工作的徐立平和同事们一起钻进发动机内,面对燃料爆炸的危险和高浓度有毒气体,完成了任务,确保如期交付。

  多年来,徐立平和极易燃烧爆炸的火箭固体燃料近距离接触,不仅从未失误,而且练就了加工误差不超过0.2毫米的绝技。他亲手修整的发动机,为中国多型运载火箭提供了动力,保证了飞行的精度和安全。

  中生代:继往开来  薪火相传

  在中国航天科工三院111厂的三尺车床前,王阳自嘲是踩在中年坎上的人。此时,他正忙着把一块块粗重的“铁疙瘩”变成工艺品似的航天精密零件。

  王阳作为神舟系列飞船项目组主要成员,担负着核心部件科研生产任务。他连续21年加工工件合格率都是100%,获得国家专利3项,10年工作58512个小时,相当于干了20年的活,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王阳说,做到“零失误”只有一个秘诀,就是师傅教给他的“眼到、手到、心到”。他敢啃“硬骨头”、能啃“硬骨头”。31年的车工生涯里,每当遇到棘手任务,每当国内尚无可参考的技术资料和生产经验时,他就主动站出来。

  如今已成了师傅的王阳,主要做一些传帮带工作,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给徒弟们。他说:“我不敢说自己在技艺上超过师傅,但是看到自己的徒弟中有超过我的,心里特别高兴。”

  敢想敢干、雷厉风行,虽已45岁的宫顼看起来像小伙子一样精神。他是航天五院深空探测领域副总师、复材产品事业部副部长,曾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三等奖、国防科学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1997年,东方红三号太阳翼关键设备研制开始了国产化进程。但彼时中国航天正在遭遇“小寒冬”,饱受技术封锁和人才流失之苦。宫顼勇挑重担,参与到任务中。他每天奔波于设计部门和生产车间,为的是摸透结构,吃透难点。

  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换来硕果,最终他带领团队首度创造了适用于中国太阳翼基板的工艺标准与规范,特别在工装模具的设计、固化制度的革新与产品平面度控制规范中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多项中国创造。

  新生代:朝气蓬勃  再攀高峰

  “相对导航建立!”4月22日9时许,伴随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总调度贺勇冷静响亮的口令,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捕捉到对方。这是他人生梦想的一次华丽绽放,今年他34岁。

  18年前,当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时,贺勇还是一名高一学生。从那刻起,他的心中便埋下了航天火种。大学毕业后,他如愿成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一员。

  此次天舟一号发射,他担任任务总调度,不但要吃透任务方案,还要沟通协调各系统、各参试单位,组织开展联调演练……每天一睁眼,日程表上就排满了计划,一直干到深夜都停不下来。

  负责天舟一号研制的同样是一群充满理想和奉献精神的年轻人。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总体研制团队中,最小的32岁、最大的35岁,很多人二十八九岁便开始和天舟结缘。

  研制工作6年来,从蓝图到首飞,他们伴随天舟成长。让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副主任张健印象深刻的是天舟一号出厂前,9个同事在一间会议室里把自己“与世隔绝”,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后半夜,这样一干就是一个多月。

  在机械总体设计方面,团队核心成员只有3个年轻人。6年来,在老专家的指导下,机械总体团队开创了很多“革命性”的先河。例如三维数字化研制,实现了无纸化协调工作,直接打开电脑对照模型讨论。

  天舟一号大到装载方案、布局配平,小到货包设计、细到接口设计,所有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设计。满载重量达13.5吨的天舟一号,载货比达到优秀的0.48,吊挂偏心水平度保持在3毫米,这些骄人数据都是团队智慧的结晶。

  不断成长的青年一代,接过老一代航天人传来的接力棒。一项数据显示,中国航天工作者比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同行平均年轻15岁左右。美国宇航局前局长米切尔·格里芬曾说:“中国航天最令人羡慕的,在于它所拥有的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

(责编:姚欣雨、张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