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神经科学论文,分析了人类在使用虚拟的地图找路时的脑部活动,阐明了人脑如何模拟预期路径以规划抵达目的地的路线。该研究有助于开辟研究记忆、思考等认知过程的新途径。
感知位置并为我们“导航”的能力,是人类大脑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但也是大脑最复杂的功能。大脑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家试图搞清楚的问题。在神经生理学界,发现大脑中自带的“定位导航系统”是一个长期课题。
此次,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雨果·斯皮尔斯及其同事的研究显示,人类找路的两个方面——可用的潜在路径数量和回忆街道布局,分别由海马的两个不同部位处理。团队让24名被试者认识伦敦Soho地区的部分布局,然后向被试者显示目的地目标的照片,并要求他们在这个虚拟社区中找路,接着使用最短的路线到达目标,进而监测被试者找路时的脑活动。
研究发现,人类右前部海马的活动模式,对应被试者进入的实际街道细节,而右后部海马活动计算潜在未来路径的数量。有时候,研究团队强迫被试者绕道而行,结果显示,重新规划的过程涉及前额皮质区(负责评估潜在未来行动的脑区),前额皮质区的活动与绕道的难度相关联。
综合而言,最新的结果显示了人脑在做路线规划时,如何计算潜在未来可能的数量,以及在初始规划被阻后,人脑如何重新规划和评估这些可能。由于目前人们仍对大脑有太多的未知,因此对于记忆与位置环境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记者 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