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的“兄弟”今年将出海

——专访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胡震

2017年03月10日14:36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蛟龙”号的“兄弟”今年将出海——专访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胡震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正在西北印度洋调查区域频频深潜、屡有斩获,“蛟龙”号的“兄弟”——正在研制中的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何时能出海?它有哪些创新和亮点?新华社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胡震。

  何时潜深海——正在总装联调,年中将海试

  作为“蛟龙”号的副总设计师,胡震参与了“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研制,随后又多次随“蛟龙”号出海。如今,作为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的总设计师,胡震又将见证另一条“龙”的诞生和入海。

  胡震说,“蛟龙”号立项之初,我国研制过的最深载人潜水器只有600米。从600米到7000米,是一次艰难的技术跨越。“蛟龙”号海试成功后,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的研制开始提速,攻克了钛合金载人舱球壳、超高压海水泵研制、低噪声一体化推进器研制及充油锂电池研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目前,正在开展总装联调,预计年中将进行海上测试,‘蛟龙’号将迎来一位‘弟弟’,进一步满足科学家的深海科考需求。”胡震说。

  为什么研制——技术推进和科研需求

  胡震说,“蛟龙”号出海后,科学家对深海作业能力提出了更多需求,而大洋中脊和我国南海地区等一些科考热点大部分在4500米以浅。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与“蛟龙”号在深海科考方面可以很好地互补和合作。

  同时,“蛟龙”号研制过程中,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培养了一支深海装备研发队伍,把这些技术能力和队伍建设继续往前推进,有助于发展我国自主创新的一套深海装备技术体系,为我国更好地走向深海奠定技术基础。

  “向深海进军,体现我国技术和工业化水平能力,同时也可为国内原来很多技术的突破找到应用的窗口。”胡震说。

  有哪些创新——诸多亮点照亮深海

  胡震说,“蛟龙”号研制走的路线是自主设计,一部分是国际合作,载人潜水器技术的核心--载人舱耐压球壳便利用了俄罗斯的材料和加工工艺,部分传感器、推进器等部件也是引进的。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则在国产化方面取得了突破,高压钛合金载人舱和机械手等都实现了自主研制。

  “以钛合金载人舱耐压球壳为突破口,将整块钛合金板直接冲压成半球形,以电子束焊接缝合,最终经受住了严格的耐压测试,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的载人舱耐压球壳实现了自主研制。”胡震说。

  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在框架的局部结构和总体构型上进行了全新布局和设计革新,进一步提高了潜水器维护的有效空间,降低了设备安装的操作难度。与此同时,使用寿命更长的充油锂电池研发成功,也可大幅降低使用成本。

  胡震说,与“蛟龙”号相较,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本身有不少亮点:拥有5个观察窗,满足更多视角科学观察;载人舱同为3座,但有楼梯方便出入舱;舱内操控界面更加舒适;为科学应用提供了更多搭载接口,具有更好的扩展能力。

  如何探深海——“兄弟”增多,深海全覆盖

  “深海设备不断提升,有效助推着我国的深海探测与科研。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是整个深海作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目前国家正在实现潜水器的谱系化,包括载人、无人潜水器,各有侧重和互相配合地进行深海作业,相辅相成。”胡震说。

  目前,我国已形成从1000米、4500米、7000米到万米级全海深潜水器能力。

  与此同时,国家海洋局正在联合地方政府推动载人潜水器谱系化工作;科技部表示,深海潜水器谱系化科研攻关将继续定位于载人深潜器和无人深潜器相结合、浅水至全海深作业相结合、深海自治与遥控探测及作业装备相结合。

  除了“蛟龙”号的“弟弟”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今年将出海,它的“哥哥”万米级载人潜水器也已经开始研制,预计2020年完成研制。踩在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载人舱的肩膀上,万米级载人潜水器载人舱用钛合金研制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新型高强度高韧度可焊接钛合金,采用该合金制备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舱缩比件顺利通过压力试验,已成功完成载人舱半球的冲压。

  “从‘蛟龙’号到现在,我体会最深的是这十几年,国内适应深海的新材料、新技术比较欠缺,对技术进步和应用存在不足,没有形成产业化链条,市场面比较窄,制约了高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对深海的认识有限,需要发展各种各样的深海潜水器和作业工具,去探索深海的未知世界。”

  胡震说,如今,各类深海潜水器竞相取得突破。希望更多用户利用这些深海装备去探索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同时进一步促进深海装备更好地发展。 (记者 刘诗平)

(责编:张萌、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