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开始以有机生物为食物,人类是不是感到一丝寒意?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英国布里斯托机器人实验室的工程师制造了一个可以“吞噬”生命体,并从中获取能量的机器人。
据报道,这个机器人的“嘴巴”是一个软聚合体薄膜。通过这个薄膜,食物或者含有生物体的水都可以被注入机器人的“胃”里,而“胃”里面是充满了细菌的微生物燃料细胞。这种细菌可以分解生物体,并为机器人生产能量。机器人的背部还有一个特殊的通风口或者管道来排除废物。
专家指出,这种方式产出的能量不大。但是开发者指出他们能通过特殊的聚合体成功地减少机器人的能量消耗。他们还指出增加微生物燃料细胞的数量能提高效率。
因为机器人能够长时间地独立运转,科学家们指出,这种机器人可以使用于有水的环境中,例如,含有放射性或有毒物质的水中环境。
实际上,早在今年3月,布里斯托尔机器人技术实验室就和英国巴斯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出一种采用厨余垃圾中典型成分作为有效催化剂的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积小,价格低,但性能却更强大。
该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某些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生产生物能源的其他方法包括厌氧消化、发酵和气化。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很多优点,可在常温常压下工作,效率高,而且还比其他方法产生的废物少。
为了加快反应速度,产生更多电能,研究人员使用由厨余垃圾中糖、卵白蛋白、蛋清蛋白等成分制成一种有效的催化剂。研究发现,优化后的电池设计使电极长度倍增,从4mm到8mm,而功率输出增加了10倍。通过堆叠三个小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比单个电池提高10倍。研究人员强调,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农村提供能源。
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强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诞生。经过60年发展,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并正在向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行。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纪念日前夕,人民网记者专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详细】
2016年9月“科学”流言榜:无籽葡萄抹了避孕药9月“科学”流言榜今天发布,无籽葡萄抹了避孕药、地铁安检后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条“科学流言”入榜。流言:时下正值吃葡萄的时节,但近日一段视频在微博、微信上大量传播,让不少人“望葡萄却步”。视频中,一位“果农”模样的男子一边搬运葡萄,一边和拍摄者对话,称无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药的”。真相:避孕药只有在进入人体后才能被人的响应识别机制所识别……【详细】